音乐课我喜欢自己范唱

学 科:音乐

作者单位:浏阳市浏阳河小学

作者姓名:寻姝平

联系电话:[1**********]

谈谈音乐课上的范唱

在多媒体越来越发达的今天,音乐课堂上老师的范唱越来越少了,取而代之的是课件中精美的画面和优美的录音,这种现象在公开课、赛课中非常普遍;即使在日常教学中,很多老师也用教材配套课件或磁带代替自己范唱。而我不同,从教十八年来,我一直坚持自己范唱,偶尔用一次录音范唱就会觉得效果差很多,学生学习积极性也不高。我在平时的教学中主要用了以下几种形式的范唱:

一、 疑问式范唱:

这种方式在小学中高年级我用得较多,特别是在歌曲中出现了力度记号、速度记号、反复记号或者歌曲的处理有很特别的地方时,我总是在范唱前提出问题,学生带着疑问来听老师的范唱,就能从老师声情并茂的范唱里找到答案,从而对歌曲有一个较为理性的感受,学唱起来事半功倍。如:五年级的《红蜻蜓》,这首歌曲中出现了大量的渐强、渐弱记号,听录音不是很明显,一部分感受较差的学生听不出来。我先提出问题:“同学们感受优美的歌曲意境的同时,注意歌曲中的力度记号,看看老师是怎么唱的。”学生再看谱听范唱,每个学生都能明白了。又如《七色光之歌》,学生很容易喊唱,而忽略强音记号只标在乐句的第一个音上,范唱前我先提出问题:“你们听听老师是怎么唱得轻松,而听上去又感觉很有力呢?”对照问题听完范唱,大家都找到了方法:强音记号唱得强,其它的音相对弱且有跳跃

感。有时候,我会把一首简单的歌曲加上自己的理解和处理唱给学生听,学生经常听到这样的范唱,对歌曲的风格把握和艺术处理的能力也能逐步提高。

二、 情境式范唱:

这种方式我在低年级用得多。低年级的歌曲很多就是一个小故事,我就经常边讲故事边表演唱,让学生在范唱中感受到故事的情境,学唱时能较容易地突破难点,学唱后能更好地表演出来。如二年级的《大鹿》一课,范唱前我先讲故事,边唱边表演故事情节,学生完全被老师所吸引。学唱时我发现,这首歌中的速度、力度变化已经随情节的变化深深刻在孩子们的脑海里,根本不需要我多说,最后的音乐剧表演也很成功。又如《咏鹅》,学生对诗很熟悉,但这首歌有一个难点,第一部分的第一句是1 1 | 1 0 | 1 2 3 5 | 5 0 |,第二部分的第一句却是5 5 | 5 35 | 6 65 | 5 — |,学生极易混淆。不过我有妙招,我在范唱时先讲故事:有一天,骆宾王和小伙伴们出去玩,看到大白鹅在池塘戏水,七岁的他可聪明了,连忙吟出一句诗:“鹅,鹅,鹅”,小伙伴们都望着他,想听听他接下来吟什么。骆宾王想了想又吟出了“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骆宾王边想边轻轻地又吟了一遍。小伙伴们一听,写得真好,一起拍手大声吟诵起这首诗来:“鹅 鹅 |鹅 曲项 | 向 天 | 歌……”在这个故事中贯穿了范唱,我把两个易错的乐句分析成第一句是还没写好,要想一想所以有休止,第二句是写好了大家一起吟诵,所以没休止、接得快。事实证明,学生每次唱这首歌都能联想到这个情境,没有人唱

错。而同一课的《静夜思》要唱得缓慢、深情,二年级学生不易唱好。范唱时,我手持“竹简”(书折成的),成了一个女“李白”,在异乡的客栈里踱着方步,摇头晃脑地吟唱《静夜思》,满脸的乡愁。学生完全沉醉在这种思乡的情境里,学唱完后我们进行了表演,以后只要一唱这首歌,教室里就会出现很多颇有盛唐遗风的小“李白”呢!

三、 两声部范唱:

小学音乐教材有很多两声部的歌曲,我看到很多老师平时还是坚持了自己范唱,但遇到两声部歌曲就认为自己唱不了,要让学生感受到和声的魅力就必须用录音范唱。其实不然,两声部在学生来说是难点,要唱得好就必须每个学生都能唱好自己的声部,用录音范唱的话会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听不清低声部。有的人会觉得我说大话,一个人怎么唱两个声部呢?能!在带领孩子们学习两声部歌曲时,如果我在唱其中的一个声部,那我手里的琴一定是在弹另一个声部,乐器和人声的和声同样和谐,学生在整节课中感受到的都是和声,长此以往,学生养成了聆听的习惯,声部感觉也非常好,这种效果是任何录音都无法代替的。

综上所述,老师活生生的现场范唱能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歌曲,也大大降低了学习难度,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涨,这是冰冷的高科技手段无法达到的。在提倡音乐课堂音乐为本的今天,不要迷信多媒体,音乐老师要坚持自己范唱,要用自身的艺术感染力去感动你的学生,带领他们快乐地走向音乐的殿堂。

学 科:音乐

作者单位:浏阳市浏阳河小学

作者姓名:寻姝平

联系电话:[1**********]

谈谈音乐课上的范唱

在多媒体越来越发达的今天,音乐课堂上老师的范唱越来越少了,取而代之的是课件中精美的画面和优美的录音,这种现象在公开课、赛课中非常普遍;即使在日常教学中,很多老师也用教材配套课件或磁带代替自己范唱。而我不同,从教十八年来,我一直坚持自己范唱,偶尔用一次录音范唱就会觉得效果差很多,学生学习积极性也不高。我在平时的教学中主要用了以下几种形式的范唱:

一、 疑问式范唱:

这种方式在小学中高年级我用得较多,特别是在歌曲中出现了力度记号、速度记号、反复记号或者歌曲的处理有很特别的地方时,我总是在范唱前提出问题,学生带着疑问来听老师的范唱,就能从老师声情并茂的范唱里找到答案,从而对歌曲有一个较为理性的感受,学唱起来事半功倍。如:五年级的《红蜻蜓》,这首歌曲中出现了大量的渐强、渐弱记号,听录音不是很明显,一部分感受较差的学生听不出来。我先提出问题:“同学们感受优美的歌曲意境的同时,注意歌曲中的力度记号,看看老师是怎么唱的。”学生再看谱听范唱,每个学生都能明白了。又如《七色光之歌》,学生很容易喊唱,而忽略强音记号只标在乐句的第一个音上,范唱前我先提出问题:“你们听听老师是怎么唱得轻松,而听上去又感觉很有力呢?”对照问题听完范唱,大家都找到了方法:强音记号唱得强,其它的音相对弱且有跳跃

感。有时候,我会把一首简单的歌曲加上自己的理解和处理唱给学生听,学生经常听到这样的范唱,对歌曲的风格把握和艺术处理的能力也能逐步提高。

二、 情境式范唱:

这种方式我在低年级用得多。低年级的歌曲很多就是一个小故事,我就经常边讲故事边表演唱,让学生在范唱中感受到故事的情境,学唱时能较容易地突破难点,学唱后能更好地表演出来。如二年级的《大鹿》一课,范唱前我先讲故事,边唱边表演故事情节,学生完全被老师所吸引。学唱时我发现,这首歌中的速度、力度变化已经随情节的变化深深刻在孩子们的脑海里,根本不需要我多说,最后的音乐剧表演也很成功。又如《咏鹅》,学生对诗很熟悉,但这首歌有一个难点,第一部分的第一句是1 1 | 1 0 | 1 2 3 5 | 5 0 |,第二部分的第一句却是5 5 | 5 35 | 6 65 | 5 — |,学生极易混淆。不过我有妙招,我在范唱时先讲故事:有一天,骆宾王和小伙伴们出去玩,看到大白鹅在池塘戏水,七岁的他可聪明了,连忙吟出一句诗:“鹅,鹅,鹅”,小伙伴们都望着他,想听听他接下来吟什么。骆宾王想了想又吟出了“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骆宾王边想边轻轻地又吟了一遍。小伙伴们一听,写得真好,一起拍手大声吟诵起这首诗来:“鹅 鹅 |鹅 曲项 | 向 天 | 歌……”在这个故事中贯穿了范唱,我把两个易错的乐句分析成第一句是还没写好,要想一想所以有休止,第二句是写好了大家一起吟诵,所以没休止、接得快。事实证明,学生每次唱这首歌都能联想到这个情境,没有人唱

错。而同一课的《静夜思》要唱得缓慢、深情,二年级学生不易唱好。范唱时,我手持“竹简”(书折成的),成了一个女“李白”,在异乡的客栈里踱着方步,摇头晃脑地吟唱《静夜思》,满脸的乡愁。学生完全沉醉在这种思乡的情境里,学唱完后我们进行了表演,以后只要一唱这首歌,教室里就会出现很多颇有盛唐遗风的小“李白”呢!

三、 两声部范唱:

小学音乐教材有很多两声部的歌曲,我看到很多老师平时还是坚持了自己范唱,但遇到两声部歌曲就认为自己唱不了,要让学生感受到和声的魅力就必须用录音范唱。其实不然,两声部在学生来说是难点,要唱得好就必须每个学生都能唱好自己的声部,用录音范唱的话会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听不清低声部。有的人会觉得我说大话,一个人怎么唱两个声部呢?能!在带领孩子们学习两声部歌曲时,如果我在唱其中的一个声部,那我手里的琴一定是在弹另一个声部,乐器和人声的和声同样和谐,学生在整节课中感受到的都是和声,长此以往,学生养成了聆听的习惯,声部感觉也非常好,这种效果是任何录音都无法代替的。

综上所述,老师活生生的现场范唱能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歌曲,也大大降低了学习难度,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涨,这是冰冷的高科技手段无法达到的。在提倡音乐课堂音乐为本的今天,不要迷信多媒体,音乐老师要坚持自己范唱,要用自身的艺术感染力去感动你的学生,带领他们快乐地走向音乐的殿堂。


相关内容

  • [乐冲刺整理--广东中考满分作文]
  • [乐冲刺整理]广东中考满分作文 2015年广东汕尾中考优秀作文<我感受到了____的魅力>5则 [作文原题]19.接要求作文.(60分) 生活中,我们不经意间就能感受到某些东西:登泰山看黄河,我们感受到了祖国 名山大川的雄奇与秀美:读唐诗学宋词,我们感受到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与精深: 上 ...

  • 幼儿园艺术教育总目标及阶段性目标
  • 幼儿园艺术教育总目标 1. 初步感受.欣赏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 2. 喜欢参加艺术活动,能感受到活动带来的快乐,培养对艺术的敏感. 3.掌握一些简单的艺术技能,发展艺术表现能力. 4.能用不同的艺术形式创造性地大胆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 5.在艺术活动中 ...

  • 中学生眼中的音乐
  • [摘要]: 所谓流行音乐,是指那些结构短小.内容通俗.形式活泼.情感真挚,并被广大群众所喜爱,广泛传唱或欣赏,流行一时的甚至流传后世的器乐曲和歌曲.这些乐曲和歌曲,植根于大众生活的丰厚土壤之中.因此,又有)3.访谈学生就本次研究性课题,我们小组成员对学校学生进行了访谈.也有了不小的收获.(收获见[学 ...

  • 中国民族乐器介绍与作品赏析
  • 中国民族乐器介绍与作品赏析 年级 :10 专业:工业工程 姓名:金善应 学号:2010123144 周二晚 我选修有关音乐的课一方面是想了解一些名族乐器,另一方面想放松心情.因为只有在听音乐时,才能彻底解放我的双手,同时让耳朵充分感受音乐的魅力.音乐是听觉得艺术,听音乐时可以听出其中的喜怒哀乐,而无 ...

  • 音乐的魅力
  • 音乐无处不在 音乐无处不在,走在大街上你就会听到各种旋律到处飘扬,偶尔 你也会听到旁边走过的人哼着歌,踏着轻快的脚步.那就是音乐的魅 力啊!带给人们快乐,解除心理的烦闷. 音乐是什么呢?音乐与人的生活情趣.审美情趣.言语.行 为.人际关系等等,有一定的关联.故高洁的音乐与低价的音乐 其对人们的影响是 ...

  • 分析小学高年级学生在音乐课中的厌学现象
  • 蕉四小 陈英 在音乐教学活动中,我发现有不少学生上课的时候没有兴趣,对教师安排的教学活动反应漠然,演唱也是敷衍了事, 我向学生做了相关的调查:你们希望上怎样的音乐课?学生给出的结果却令我感到非常意外──归纳起来有三条:一.请老师不要老是唱课本里的歌,我们热衷于流行歌曲.偶像歌星:二.我们喜欢< ...

  • 初中音乐课节奏教学调研报告
  • 初中音乐课节奏教学调研报告 -- 兼述教师教学评价的形式与内容 [内容摘要]作者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对教师的发展性评价基础上,积极探索"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通过调查初一部分班级学生对音乐课节奏学习的态度.兴趣及对教师的建议等情况,结合教师的教学主导思想,对节奏教 ...

  • 音乐教师述职报告
  • 时光如梭,一个学期转眼间就过去了,从我任教以来这已经是第八个学期了,在经历了班主任,科学教师等工作后,我开始了音乐教师的工作,上学期学校考虑到我在音乐方面有所特长,安排我任教4个班级的音乐课,本学期我所任教的班级由原来的低年4个班级增加到9个班级,既有低年又有高年,在总结上学期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我听 ...

  • 奥尔夫教学法详案
  • 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 课 题:奥尔夫教学法 教学重点:通过对教育原理和教学内容的介绍,让学生了解作为当今世界三大音乐教育体系之一的奥尔夫教学法. 教学难点:在课堂中灵活运用奥尔夫的音乐教育方法 教学工具:黑板,粉笔,纸杯 课 时:第一课时 使用教材:<音乐教学论(修订版)>(21世界高师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