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2016年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训练:20《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含解析) 课时训练20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有学者认为,中国服饰逐渐丧失民族特点并趋于洋化的重大转型时期是在清末民初。造成这种变化的最根本原因是 ( )

A.西方资本主义侵略的加剧

B.西式服装的传入和流行

C.国内政治形势的巨大变化

D.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19世纪末,中国部分地区“凡物之极贵重者,皆谓之洋。高楼曰洋楼,彩轿曰洋轿,挂灯名洋灯,火锅名洋锅。……大江南北,莫不以洋为尚……”(《炳烛里谈》)这一记载主要说明了 ( )

A.当时西方国家对华以商品输出为主

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遭受沉重打击

C.中国开始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D.部分中国人的消费观念发生变化

3.《民国乌青镇志》卷19《风俗》载:“间有先由男女同意,始行请示父母,互换饰物,再挽冰人(指媒人)行传经纳采之礼。”这说明当时乌青镇( )

A.自由恋爱成为时尚

B.仍然遵循传统的习俗

C.市民生活新旧交织

D.民众普遍接受新生活

4.1928年的《长寿县志》载:村落农民祠祭“拜跪无节,衣冠不肃,等于儿戏,甚者祠堂有款不妨虚糜,强者借以自肥,黠者分其余润,愚懦者每年幸叨一饱,已无他望”。这一现象主要反映了 ( )

A.乡村百姓思想开始解放

B.民主革命进程影响乡村习俗

C.乡村传统文化渐趋失落

D.近代社会生活新旧并存特点

5.“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的汽车工业是以载货车为主,对轿车缺乏应有的重视,这使得我国的轿车工业技术水平长期处于极为幼稚的状态。”但有人认为其实当时的汽车工业结构是与当时我国的国情基本适应的。与之适应的国情主要是( )

A.我国汽车工业技术落后

B.我国采取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

C.人民生活水平普遍较低

D.我国基本是一个农业国家

6.《上海社会现象》记载:“自脚踏车风行沪地,初唯一二矫健男子取其便捷,互相乘坐,近则闺阁中人,亦有酷喜乘此者。每当那个马路人迹略稀之地,时有女郎三五,试车飞行,燕掠莺梢,钗飞鬓颤,颇堪入画。”从这段材料不能得出的信息是( )

A.西方文明冲击了国人传统观念

B.新式交通工具传入中国

C.男尊女卑的旧观念已经消除

D.近代上海女性追求时尚

7.近代一些道学之士在讽刺某些“僭越之人”时说,“体制之不谙,礼节之不闻……更不知冠裳为何物,妄人妄服,求欲列于缙绅之间”。对这一现象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这是中国近代社会习俗变迁的表现

B.盲目崇洋,讲究虚荣

C.等级观念受到冲击

D.顽固势力对等级秩序极力维护

8.20世纪60年代末,灰、绿、蓝成了中国服装的主色调,肥、大、宽成了中国人服装的基本式样,军装和“干部服”盛行,这反映出( )

A.国人追求舒适的生活方式

B.国家贫穷落后

C.“左”倾思想盛行

D.当时的世界时尚

9.据近代中国某文献记载“窃闻泰西各国……遣将调兵,处分军事,虽悬隔山海,而如指掌,则尤以电报为之枢也。中国驿递文报,羽檄交驰,人马俱敝,迟速之数,霄壤悬殊”。下列对材料的理解错误的是 ( )

A.西方军事上的优势主要靠无线电的便利

B.中国的传递方式是飞鸽传书、人马相传

C.在信息传递方式上,中西方存在巨大差别

D.在现代信息发展方面,中西方存在智力差距

10.1908年5月26日的《大公报》在头版刊登了有关教堂“礼拜”、豫盛瓷器公司大减价和吉林省公民日报社招聘北京天津访员的广告。这一现象反映了 ( )

A.民族工业进入“短暂的春天”

B.传统手工业面临破产的威胁

C.社会、商业资讯的传播速度加快

D.该报成为宣传新思想的革命阵地

11.1912年7月6日,北京的文化人之间因政治观点不同而发生一场无约之殴。《国风日报》等七家报社的工作人员(同盟会干事)将《国民公报》(非同盟会系报纸)经理佛苏、主编蓝公武痛打并将报馆一切机器什物捣毁一空。这段材料不能说明 ( )

A.同盟会认为“忠于帝国主义及军阀者不能享有言论自由”

B.国民享有充分的言论自由

C.国民享有一定的言论,著作、结社等自由

D.为维护民主共和斗争激烈

12.电影《搜索》反映了网络时代的“人肉”技术,通常是娱乐大众的利器,但很不幸,它也可能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这表明 ( )

①网络具有传递信息迅捷的特点 ②网络改变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 ③网络已成为替代法律和行政手段的社会伦理道德防护墙 ④网络自由的滥用等带来了一些弊端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0分,第14题20分,共40分)

13.服饰和社会习俗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在西方现代文明伴随着工业化浪潮向全世界扩散的时代背景下,中国服饰和社会习俗的改变也成为中西文化融合的表现。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今则万国交通,一切趋于尚同,而吾以一国衣服独异,则情意不亲,邦交不结矣。且今物质修明,尤尚机器,辫发长垂,行动摇舞,误缠机器,可以立死……辫发与机器不相

容者也。且兵争之世,执戈跨马,辫尤不便,其势不能不去之。……且垂辫既易污衣,而蓄发尤增多垢,衣污则观瞻不美……若在外国,为外人指笑,儿童牵弄,既缘国弱,尤遭戏侮,斥为豚尾,去之无损,留之反劳。

——《康有为政论集》(上册),中华书局1981年版

材料二 从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期现代化历史来看,实际历史上呈现出的,是不同时期的中国人……通过自觉或不自觉地试错的方式,来试图接近这一历史性目标。

——《中国百年现代化的六次政治选择》

材料三 当时一般人认为,西方的社会生活……代表着社会进步的方向。相比之下,中国传统的社会生活则充满着陈旧愚俗,不符合时代潮流,非改革不可。以致在民国初形成了这样一种社会心理:认为谁接受西方的社会生活习俗,谁就是文明、开化,属于新派人物,否则,谁就是保守、顽固之徒。

——摘自王文泉等主编的《中国近代史》

(1840~1949)

(1)根据材料一概括康有为的基本主张并说明其主张的理由。

(2)根据材料二指出近代中国社会的变化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时中国是如何“接近这一历史性目标”的。

(3)根据材料三归纳近代中国社会生活领域的新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认识。

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代劳动人民创造了种类繁多、风格各异的广告媒介,广告传播的影响力更大,进而成为社会发展和民众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告招牌的位置多出现在门面或门前,多以悬挂、镶嵌、砌筑的方式来设置。招牌作为广告媒介所传递的信息,具体来说,一是书写店铺的名号、字号,如点心铺书写“老宝泰”“晋阳豫”等;二是传达商家的经营思想和经营特色,如招牌上书写“公平交易”“童叟无欺”等;三是反映行业性和服务范围的词句,如“知味停车,闻香下马”等。招牌作为古代广告信息传播媒介,从其悬挂的位置来看,又分为不同的横额、竖招牌、挂板及店外冲天招牌等。

——大家论坛《论中国古代的广告传播媒介》

材料二 19世纪80年代,有人赋诗赞颂在中国兴起的一个新事物——有线电报:“从此千里争片刻,无须尺幅贵笔砚。雁帛鱼书应共妒,声气相通快胜箭。枝枝节节环四海,地角天涯边一线。”

无线电报在中国运用于新闻传递始于1918年,当时法国人在上海法租界顾家宅设无线电台,这使中国人可以和欧洲人一起及时得知当时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最新战况。当时,路透社所使用的海底电缆常有阻断,消息传递有时不够及时。不过法国人却没有用这台无线电台与路透社进行商业竞争,只是将一些电讯免费送往上海各大报刊登。

——《通讯技术进步与中国近代报业演进》

(1)根据材料一概括招牌广告的特点。

(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成果在中国得以推广的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信息传播技术进步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

解析:A形容清末可以,民初不适合,故排除;B只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C符合这一时期中国的政治特点,清王朝的覆灭,中华民国的建立为中国服饰变化提供了契机和内因。D与题干关联不大。

答案:C

解析:材料信息反映了一些中国人对“洋货”的使用和推崇,这反映了部分中国人的消费观念发生变化。A与史实不符,当时西方国家对华以资本输出为主。B材料信息无法体现。C与史实不符,19世纪中期中国开始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故选D。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综合分析能力。由材料中“间有先由男女同意”可以看出是新式习俗;材料中“再挽冰人(指媒人)行传经纳采之礼”是指旧式的习俗,因此材料体现了民国时期市民生活新旧交织的现象。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描述的是中国乡村传统文化的改变,首先,祠祭属于乡村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其次从题干中可以看到“拜跪无节,衣冠不肃,等于儿戏”,表明农民祠祭已经不再像以前那么严谨,祠堂的作用也已经与之前相比发生了改变(强者借以自肥,黠者分其余润,愚懦者每年幸叨一饱,已无他望)。题干不能明确表现思想的解放,排除A。B民主革命进程在1928年前后的社会实际中没有体现。D题干中没有体现“新”。所以选C。

答案:C

解析:20世纪六七十年代人们生活水平普遍比较低,无力购买轿车,社会需求量很小。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社会习俗的变迁、交通工具的进步,意在考查考生获取、解读信息,调用知识的能力。材料反映了骑自行车成为时髦男女对时尚的一种追求,但并不能从根本上说明男尊女卑的旧观念已经消除,C符合题意。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观念、习俗的变化,意在考查考生获取、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材料中的“道学之士”指的是顽固势力,通过他们的讥讽可得出A、C、D中的结论,而B项则体现不出。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物质和习俗的变迁,意在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由题干信息“20世纪60年代末”“军装和„干部服‟盛行”及所学知识可知,60年代由于受政治的影响,与革命相关的服饰成为主流。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A、B、C说法都是正确的;虽然中西方在通讯技术方面存在一定的差距,但并不能说明中西方存在智力差距。

答案:D

解析:通过《大公报》这份报纸作为大众传媒手段,传播了宗教、经济等方面的信息,A、

B、D观点无法直接从材料得出。

答案:C

解析:从材料中“《国风日报》等七家报社的工作人员(同盟会干事)将《国民公报》(非同盟会系报纸)经理佛苏、主编蓝公武痛打并将报馆一切机器什物捣毁一空”可知,当时的国民只是有一定的言论、著作自由,故B表述错误,符合题意。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中通信技术发展的影响。据所学知识可知,互联网

具有负面影响,排除③,答案为C。

答案:C

13.解析:本题以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为切入点,综合考查近代中国的经济、政治与文化,理解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一定时期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反映。第(1)题,考查维新思想,阅读材料一获取有效信息,把握材料主旨,从军事、外交、卫生等方面阐述。第(2)题,长袍马褂是中国传统服装,中山装是中西合璧的新服饰,由此可知,由传统至现代化之趋势,结合所学,阐述中山装产生的背景。第(3)题,关键信息:认为谁接受西方的社会生活习俗,谁就是文明、开化,属于新派人物,否则,谁就是保守、顽固之徒。其认识基于批判与继承的原则阐述。

答案:(1)主张易服、剪辫。理由:影响外交;影响工业生产;影响军事;不利于个人卫生;有损民族尊严。

(2)变化趋势:由传统走向现代(走向近代化)。“接近这一历史性目标”的方式: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

(3)新变化:否定传统生活习俗;接受西方生活习俗成为时尚。认识:中外文化交流是必由之路;文化碰撞交流所激发出来的历史进步作用是巨大的;学习和融合外来先进文化为近代中国文化的发展注入了活力;但同时要保留文化的民族性与延续性。

14.解析:第(1)题把握材料关键信息“书写店铺的名号、字号”“传达商家的经营思想和经营特色”“反映行业性和服务范围的词句”“悬挂的位置来看”等归纳即可。第(2)题把握时间信息即可知为第二次工业革命,在中国推广的原因可从此一时间段中国的国情即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状况分析。第(3)题信息传播技术进步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可从信息传递、生活水平提高、思想观念、经济文化联系以及消极影响等方面分析。

答案:(1)特点:和商业活动紧密相连;位置醒目;取名高雅;内容丰富;诚信经商;形式多样。(任取四点)

(2)成果:第二次工业革命。

原因:①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②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发展;③政府(清政府或民国政府均可)政策的作用;④近代中国人民思想解放思潮。

(3)影响:①加快了信息的传递速度和扩大共享范围。②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学习和娱乐方式。(加快了人们生活的节奏;提高了办事效率,提高了生活的质量)③改变着人们的价值观以及认识世界的方法。④推动了世界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加速了全球化进程)⑤利用通讯技术犯罪,传播不良信息等。

2016年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训练:20《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含解析) 课时训练20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有学者认为,中国服饰逐渐丧失民族特点并趋于洋化的重大转型时期是在清末民初。造成这种变化的最根本原因是 ( )

A.西方资本主义侵略的加剧

B.西式服装的传入和流行

C.国内政治形势的巨大变化

D.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19世纪末,中国部分地区“凡物之极贵重者,皆谓之洋。高楼曰洋楼,彩轿曰洋轿,挂灯名洋灯,火锅名洋锅。……大江南北,莫不以洋为尚……”(《炳烛里谈》)这一记载主要说明了 ( )

A.当时西方国家对华以商品输出为主

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遭受沉重打击

C.中国开始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D.部分中国人的消费观念发生变化

3.《民国乌青镇志》卷19《风俗》载:“间有先由男女同意,始行请示父母,互换饰物,再挽冰人(指媒人)行传经纳采之礼。”这说明当时乌青镇( )

A.自由恋爱成为时尚

B.仍然遵循传统的习俗

C.市民生活新旧交织

D.民众普遍接受新生活

4.1928年的《长寿县志》载:村落农民祠祭“拜跪无节,衣冠不肃,等于儿戏,甚者祠堂有款不妨虚糜,强者借以自肥,黠者分其余润,愚懦者每年幸叨一饱,已无他望”。这一现象主要反映了 ( )

A.乡村百姓思想开始解放

B.民主革命进程影响乡村习俗

C.乡村传统文化渐趋失落

D.近代社会生活新旧并存特点

5.“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的汽车工业是以载货车为主,对轿车缺乏应有的重视,这使得我国的轿车工业技术水平长期处于极为幼稚的状态。”但有人认为其实当时的汽车工业结构是与当时我国的国情基本适应的。与之适应的国情主要是( )

A.我国汽车工业技术落后

B.我国采取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

C.人民生活水平普遍较低

D.我国基本是一个农业国家

6.《上海社会现象》记载:“自脚踏车风行沪地,初唯一二矫健男子取其便捷,互相乘坐,近则闺阁中人,亦有酷喜乘此者。每当那个马路人迹略稀之地,时有女郎三五,试车飞行,燕掠莺梢,钗飞鬓颤,颇堪入画。”从这段材料不能得出的信息是( )

A.西方文明冲击了国人传统观念

B.新式交通工具传入中国

C.男尊女卑的旧观念已经消除

D.近代上海女性追求时尚

7.近代一些道学之士在讽刺某些“僭越之人”时说,“体制之不谙,礼节之不闻……更不知冠裳为何物,妄人妄服,求欲列于缙绅之间”。对这一现象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这是中国近代社会习俗变迁的表现

B.盲目崇洋,讲究虚荣

C.等级观念受到冲击

D.顽固势力对等级秩序极力维护

8.20世纪60年代末,灰、绿、蓝成了中国服装的主色调,肥、大、宽成了中国人服装的基本式样,军装和“干部服”盛行,这反映出( )

A.国人追求舒适的生活方式

B.国家贫穷落后

C.“左”倾思想盛行

D.当时的世界时尚

9.据近代中国某文献记载“窃闻泰西各国……遣将调兵,处分军事,虽悬隔山海,而如指掌,则尤以电报为之枢也。中国驿递文报,羽檄交驰,人马俱敝,迟速之数,霄壤悬殊”。下列对材料的理解错误的是 ( )

A.西方军事上的优势主要靠无线电的便利

B.中国的传递方式是飞鸽传书、人马相传

C.在信息传递方式上,中西方存在巨大差别

D.在现代信息发展方面,中西方存在智力差距

10.1908年5月26日的《大公报》在头版刊登了有关教堂“礼拜”、豫盛瓷器公司大减价和吉林省公民日报社招聘北京天津访员的广告。这一现象反映了 ( )

A.民族工业进入“短暂的春天”

B.传统手工业面临破产的威胁

C.社会、商业资讯的传播速度加快

D.该报成为宣传新思想的革命阵地

11.1912年7月6日,北京的文化人之间因政治观点不同而发生一场无约之殴。《国风日报》等七家报社的工作人员(同盟会干事)将《国民公报》(非同盟会系报纸)经理佛苏、主编蓝公武痛打并将报馆一切机器什物捣毁一空。这段材料不能说明 ( )

A.同盟会认为“忠于帝国主义及军阀者不能享有言论自由”

B.国民享有充分的言论自由

C.国民享有一定的言论,著作、结社等自由

D.为维护民主共和斗争激烈

12.电影《搜索》反映了网络时代的“人肉”技术,通常是娱乐大众的利器,但很不幸,它也可能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这表明 ( )

①网络具有传递信息迅捷的特点 ②网络改变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 ③网络已成为替代法律和行政手段的社会伦理道德防护墙 ④网络自由的滥用等带来了一些弊端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0分,第14题20分,共40分)

13.服饰和社会习俗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在西方现代文明伴随着工业化浪潮向全世界扩散的时代背景下,中国服饰和社会习俗的改变也成为中西文化融合的表现。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今则万国交通,一切趋于尚同,而吾以一国衣服独异,则情意不亲,邦交不结矣。且今物质修明,尤尚机器,辫发长垂,行动摇舞,误缠机器,可以立死……辫发与机器不相

容者也。且兵争之世,执戈跨马,辫尤不便,其势不能不去之。……且垂辫既易污衣,而蓄发尤增多垢,衣污则观瞻不美……若在外国,为外人指笑,儿童牵弄,既缘国弱,尤遭戏侮,斥为豚尾,去之无损,留之反劳。

——《康有为政论集》(上册),中华书局1981年版

材料二 从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期现代化历史来看,实际历史上呈现出的,是不同时期的中国人……通过自觉或不自觉地试错的方式,来试图接近这一历史性目标。

——《中国百年现代化的六次政治选择》

材料三 当时一般人认为,西方的社会生活……代表着社会进步的方向。相比之下,中国传统的社会生活则充满着陈旧愚俗,不符合时代潮流,非改革不可。以致在民国初形成了这样一种社会心理:认为谁接受西方的社会生活习俗,谁就是文明、开化,属于新派人物,否则,谁就是保守、顽固之徒。

——摘自王文泉等主编的《中国近代史》

(1840~1949)

(1)根据材料一概括康有为的基本主张并说明其主张的理由。

(2)根据材料二指出近代中国社会的变化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时中国是如何“接近这一历史性目标”的。

(3)根据材料三归纳近代中国社会生活领域的新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认识。

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代劳动人民创造了种类繁多、风格各异的广告媒介,广告传播的影响力更大,进而成为社会发展和民众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告招牌的位置多出现在门面或门前,多以悬挂、镶嵌、砌筑的方式来设置。招牌作为广告媒介所传递的信息,具体来说,一是书写店铺的名号、字号,如点心铺书写“老宝泰”“晋阳豫”等;二是传达商家的经营思想和经营特色,如招牌上书写“公平交易”“童叟无欺”等;三是反映行业性和服务范围的词句,如“知味停车,闻香下马”等。招牌作为古代广告信息传播媒介,从其悬挂的位置来看,又分为不同的横额、竖招牌、挂板及店外冲天招牌等。

——大家论坛《论中国古代的广告传播媒介》

材料二 19世纪80年代,有人赋诗赞颂在中国兴起的一个新事物——有线电报:“从此千里争片刻,无须尺幅贵笔砚。雁帛鱼书应共妒,声气相通快胜箭。枝枝节节环四海,地角天涯边一线。”

无线电报在中国运用于新闻传递始于1918年,当时法国人在上海法租界顾家宅设无线电台,这使中国人可以和欧洲人一起及时得知当时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最新战况。当时,路透社所使用的海底电缆常有阻断,消息传递有时不够及时。不过法国人却没有用这台无线电台与路透社进行商业竞争,只是将一些电讯免费送往上海各大报刊登。

——《通讯技术进步与中国近代报业演进》

(1)根据材料一概括招牌广告的特点。

(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成果在中国得以推广的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信息传播技术进步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

解析:A形容清末可以,民初不适合,故排除;B只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C符合这一时期中国的政治特点,清王朝的覆灭,中华民国的建立为中国服饰变化提供了契机和内因。D与题干关联不大。

答案:C

解析:材料信息反映了一些中国人对“洋货”的使用和推崇,这反映了部分中国人的消费观念发生变化。A与史实不符,当时西方国家对华以资本输出为主。B材料信息无法体现。C与史实不符,19世纪中期中国开始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故选D。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综合分析能力。由材料中“间有先由男女同意”可以看出是新式习俗;材料中“再挽冰人(指媒人)行传经纳采之礼”是指旧式的习俗,因此材料体现了民国时期市民生活新旧交织的现象。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描述的是中国乡村传统文化的改变,首先,祠祭属于乡村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其次从题干中可以看到“拜跪无节,衣冠不肃,等于儿戏”,表明农民祠祭已经不再像以前那么严谨,祠堂的作用也已经与之前相比发生了改变(强者借以自肥,黠者分其余润,愚懦者每年幸叨一饱,已无他望)。题干不能明确表现思想的解放,排除A。B民主革命进程在1928年前后的社会实际中没有体现。D题干中没有体现“新”。所以选C。

答案:C

解析:20世纪六七十年代人们生活水平普遍比较低,无力购买轿车,社会需求量很小。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社会习俗的变迁、交通工具的进步,意在考查考生获取、解读信息,调用知识的能力。材料反映了骑自行车成为时髦男女对时尚的一种追求,但并不能从根本上说明男尊女卑的旧观念已经消除,C符合题意。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观念、习俗的变化,意在考查考生获取、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材料中的“道学之士”指的是顽固势力,通过他们的讥讽可得出A、C、D中的结论,而B项则体现不出。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物质和习俗的变迁,意在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由题干信息“20世纪60年代末”“军装和„干部服‟盛行”及所学知识可知,60年代由于受政治的影响,与革命相关的服饰成为主流。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A、B、C说法都是正确的;虽然中西方在通讯技术方面存在一定的差距,但并不能说明中西方存在智力差距。

答案:D

解析:通过《大公报》这份报纸作为大众传媒手段,传播了宗教、经济等方面的信息,A、

B、D观点无法直接从材料得出。

答案:C

解析:从材料中“《国风日报》等七家报社的工作人员(同盟会干事)将《国民公报》(非同盟会系报纸)经理佛苏、主编蓝公武痛打并将报馆一切机器什物捣毁一空”可知,当时的国民只是有一定的言论、著作自由,故B表述错误,符合题意。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中通信技术发展的影响。据所学知识可知,互联网

具有负面影响,排除③,答案为C。

答案:C

13.解析:本题以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为切入点,综合考查近代中国的经济、政治与文化,理解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一定时期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反映。第(1)题,考查维新思想,阅读材料一获取有效信息,把握材料主旨,从军事、外交、卫生等方面阐述。第(2)题,长袍马褂是中国传统服装,中山装是中西合璧的新服饰,由此可知,由传统至现代化之趋势,结合所学,阐述中山装产生的背景。第(3)题,关键信息:认为谁接受西方的社会生活习俗,谁就是文明、开化,属于新派人物,否则,谁就是保守、顽固之徒。其认识基于批判与继承的原则阐述。

答案:(1)主张易服、剪辫。理由:影响外交;影响工业生产;影响军事;不利于个人卫生;有损民族尊严。

(2)变化趋势:由传统走向现代(走向近代化)。“接近这一历史性目标”的方式: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

(3)新变化:否定传统生活习俗;接受西方生活习俗成为时尚。认识:中外文化交流是必由之路;文化碰撞交流所激发出来的历史进步作用是巨大的;学习和融合外来先进文化为近代中国文化的发展注入了活力;但同时要保留文化的民族性与延续性。

14.解析:第(1)题把握材料关键信息“书写店铺的名号、字号”“传达商家的经营思想和经营特色”“反映行业性和服务范围的词句”“悬挂的位置来看”等归纳即可。第(2)题把握时间信息即可知为第二次工业革命,在中国推广的原因可从此一时间段中国的国情即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状况分析。第(3)题信息传播技术进步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可从信息传递、生活水平提高、思想观念、经济文化联系以及消极影响等方面分析。

答案:(1)特点:和商业活动紧密相连;位置醒目;取名高雅;内容丰富;诚信经商;形式多样。(任取四点)

(2)成果:第二次工业革命。

原因:①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②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发展;③政府(清政府或民国政府均可)政策的作用;④近代中国人民思想解放思潮。

(3)影响:①加快了信息的传递速度和扩大共享范围。②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学习和娱乐方式。(加快了人们生活的节奏;提高了办事效率,提高了生活的质量)③改变着人们的价值观以及认识世界的方法。④推动了世界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加速了全球化进程)⑤利用通讯技术犯罪,传播不良信息等。


相关内容

  •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村落变迁文献研究综述
  •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村落变迁文献研究综述 李昱熹*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村落发生了巨大变迁.本文在归纳和总结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将改革开放以来这段时期放在大的历史背景中,并将中国村落变迁的特征归纳为区域研究的不均衡.微观的转向.多学科的交织三个方面:并认为这一研究的主要内容是村落组织内部的整合.村落文 ...

  • 历史研究性学习
  • <中国百年社会风俗变迁>研究性学习课题 学校:象山中学 班级:201 小组成员: 张路遥 陈鸿祎 张倩倩 1 研究背景 社会风俗的变迁既是一百年来政治变迁,经济转型,外来影响等作用下的产物.又是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变革的表现.社会风俗不是细枝末节的小事,而是关系的社会发展的大事,,很 ...

  • 中国民生百年变迁(20世纪初-21世纪初)──历史展览
  • 探究活动课一 中国民生百年变迁(20世纪初-21世纪初)──历史展览 一.教学目标 二.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1.活动形式 教材提供的活动形式是举办历史展览. 在中国百年历史的发展中(20世纪初-21世纪初),民生的变迁涉及诸多领域.教材中还提供了多个领域及多个生活侧面的思考,如交通.器物.习俗.环境 ...

  • 中国近现代教育制度的演变历程
  •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1期 JournalofChongqing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SocialSciencesEditionl No.112009 中国近现代教育制度的演变历程 李春燕.杨天怡 摘要:教育制度是教育现代化变革的关键 ...

  • 近现代婚姻习俗的变迁
  • 近现代婚姻习俗的变迁 姓名:尹飞飞 班级:政史系0903 学号:[1**********] 指导教师:潘慧生 近现代婚姻习俗的变迁 婚姻是男女两性结合的社会形式,是为一定社会制度所确认的夫妻关系,是维系人类繁衍和社会延续的最基本的制度和社会现象,婚姻是社会的基础,在任何时代,婚姻形态的演变都是同社会 ...

  • 国家指导下的民族社会与文化变迁
  • 作者:张晓琼李成武 当代中国史研究 2005年07期 [中图分类号]K281.2"2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4952(2005)02-0068-08 当代中国社会变迁的现代化趋势和社会主义模式以及国家政权在变迁过程中的重要主导作用,使新中国建立前处于不同社 ...

  • 大众传媒的变迁(教案)
  • 第16课 大众传媒的变迁 制卷:王海东 审核:高健 2009-3-31 [测试要求] ①近现代大众传媒变迁的具体表现: ③以我国近现代报刊.影视和互联网的逐渐普及为例,说明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 [基础强化] 一.报刊业走向繁荣 1. 出现 (1)19世纪中期前后,外国人开 ...

  • 当代中国大城市的社会变迁
  • 当代中国大城市的社会变迁 -南京城市化的历史进程及城市经济发展的关系 一 南京城市概况及历史进程 建国60年,中国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突飞猛进,南京社会变迁个案是当代中国大城市变迁与现代化进程的生动体现,城市经济体制.居民生活.社会保障.城市建设.都市文化.治理方式实现的六大跨越,具体验证了当代中国大 ...

  • 社会生活变迁(三)
  • 社会生活的变迁(三) <大众传媒的变迁> 一.报刊业的发展线索 唐代中国就出现具有新闻传播功能而且只是在官员间传阅的报纸--<邸报>(887年) 1.形成:19世纪中前期外国人开始在华办报 <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申报> <中国丛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