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的紫外吸收光谱分析
1 实验目的
(1)了解主要光学仪器(AAS、AFS、UV、F荧光)结构及工作原理
(2)学习绘制紫外吸收曲线
2 实验原理
分子具有特征能级,分子从外界吸收的能量后,由基态跃迁到激发态。分子吸收能量具有量子化特征,即分子只能吸收等于两个能级只差的能量,于是有ΔE= hν= hc。 λ
紫外光谱区主要是分子中原子外层电子跃迁,在电子跃迁的同时有会伴随着振动和转动能级跃迁,因而紫外吸收光谱一般包含着若干谱带系,一个谱带系又包含着不同普带,同一普带又包含着若干谱线。紫外吸收光谱是由于分子中价电子的跃迁而产生的,分子的价电子的分布和结合情况决定了吸收光谱。不同的分子内部结构有差异,分子的价电子跃迁需要不同的能量,因此不同物质具有其特征吸收光谱。
3 实验步骤
(1)配制好纯苯、苯乙醇溶液及苯正己烷溶液。
(2)在三个石英池中分别加入纯苯、苯乙醇溶液、本正己烷溶液,外在紫外分光光度计中从200nm到300nm进行扫描,在计算机中得到相应的光谱图。
(3)根据得到的紫外吸收光谱图分析实验结果。
4 实验结果及分析
(1)实验结果
5 Sample-3
4
3
2
1
200 ??(nm)
蓝色线—纯苯 红色线—苯乙醇溶液 黑色线—苯正己烷溶液 250 300
(2) 实验分析
①苯的紫外吸收在204nm左右有一个强吸收带即E2 吸收带,是有苯环结构中的三个乙烯的环
状共轭系统的跃迁产生的,是芳香族化合物的特征吸收带;在230-27出有一个较弱的吸收带,称为精细结构吸收带,也叫B带,这是由于π→π* 跃迁和苯环的振动重叠引起的。 ②纯苯溶液和苯在极性(乙醇)或非极性(正己烷)溶液中,得到紫外吸收曲线的形状大体是相同的。说明有机物的紫外吸收曲线的形状反应了有机物的结构,不会因为溶剂的改变而改变。
③苯在有机溶剂中吸收强度比纯苯溶液的吸收强度明显大得多。但是在非极性(正己烷)中的吸收强度稍大些。这是因为苯在有机溶剂溶解度大,并且在非极性溶剂(正己烷)中溶解度稍大于在非极性溶液(乙醇),因此在进行有机物紫外吸收分析时,溶剂的选择性对实验的准确度有着重大的影响。
④苯在极性(乙醇)和非极性(正己烷)溶液中E2 吸收带红色移,在非极性溶液(正己烷)
比在极性溶液中(乙醇)移动的稍大些;相反,B吸收带蓝移,在极性溶液(乙醇)比在在非极性溶液中稍大些。苯正己烷溶液是因为正己烷的偶极性使得苯的极性增强,苯乙醇溶液是乙醇分子与苯形成氢键使得苯的极性增强。
苯的紫外吸收光谱分析
1 实验目的
(1)了解主要光学仪器(AAS、AFS、UV、F荧光)结构及工作原理
(2)学习绘制紫外吸收曲线
2 实验原理
分子具有特征能级,分子从外界吸收的能量后,由基态跃迁到激发态。分子吸收能量具有量子化特征,即分子只能吸收等于两个能级只差的能量,于是有ΔE= hν= hc。 λ
紫外光谱区主要是分子中原子外层电子跃迁,在电子跃迁的同时有会伴随着振动和转动能级跃迁,因而紫外吸收光谱一般包含着若干谱带系,一个谱带系又包含着不同普带,同一普带又包含着若干谱线。紫外吸收光谱是由于分子中价电子的跃迁而产生的,分子的价电子的分布和结合情况决定了吸收光谱。不同的分子内部结构有差异,分子的价电子跃迁需要不同的能量,因此不同物质具有其特征吸收光谱。
3 实验步骤
(1)配制好纯苯、苯乙醇溶液及苯正己烷溶液。
(2)在三个石英池中分别加入纯苯、苯乙醇溶液、本正己烷溶液,外在紫外分光光度计中从200nm到300nm进行扫描,在计算机中得到相应的光谱图。
(3)根据得到的紫外吸收光谱图分析实验结果。
4 实验结果及分析
(1)实验结果
5 Sample-3
4
3
2
1
200 ??(nm)
蓝色线—纯苯 红色线—苯乙醇溶液 黑色线—苯正己烷溶液 250 300
(2) 实验分析
①苯的紫外吸收在204nm左右有一个强吸收带即E2 吸收带,是有苯环结构中的三个乙烯的环
状共轭系统的跃迁产生的,是芳香族化合物的特征吸收带;在230-27出有一个较弱的吸收带,称为精细结构吸收带,也叫B带,这是由于π→π* 跃迁和苯环的振动重叠引起的。 ②纯苯溶液和苯在极性(乙醇)或非极性(正己烷)溶液中,得到紫外吸收曲线的形状大体是相同的。说明有机物的紫外吸收曲线的形状反应了有机物的结构,不会因为溶剂的改变而改变。
③苯在有机溶剂中吸收强度比纯苯溶液的吸收强度明显大得多。但是在非极性(正己烷)中的吸收强度稍大些。这是因为苯在有机溶剂溶解度大,并且在非极性溶剂(正己烷)中溶解度稍大于在非极性溶液(乙醇),因此在进行有机物紫外吸收分析时,溶剂的选择性对实验的准确度有着重大的影响。
④苯在极性(乙醇)和非极性(正己烷)溶液中E2 吸收带红色移,在非极性溶液(正己烷)
比在极性溶液中(乙醇)移动的稍大些;相反,B吸收带蓝移,在极性溶液(乙醇)比在在非极性溶液中稍大些。苯正己烷溶液是因为正己烷的偶极性使得苯的极性增强,苯乙醇溶液是乙醇分子与苯形成氢键使得苯的极性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