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灾类型与灭火器的选用
火灾发生初期,火势较小,如能正确使用好灭火器材,就能将火灾消灭在初起阶段,不至于使小火酿成大灾,从而避免重大损失。
通常用于扑灭初起火灾的灭火器,类型较多,使用时必须针对火灾燃烧物质的性质,否则会适得其反,有时不但灭不了火,而且还会发生爆炸。由于各种灭火器材内装的灭火药剂对不同火灾的灭火效果不尽相同,所以必须熟练地掌握灭火器在扑灭不同火灾时的灭火作用。
按照不同物质发生的火灾,火灾大体分为四种类型:
1.A类火灾为固体可燃材料的火灾,包括木材、布料、纸张、橡胶以及塑料等。
2.B类火灾为易燃可燃液体、易燃气体和油脂类火灾。
3.C类火灾为带电电气设备火灾。
4.D类火灾为部分可燃金属,如镁、钠、钾及其合金等火灾。
一般灭火器都标有灭火类型和灭火等级的标牌。例如A、B等,使用者一看就能立即识别该灭火器适用于扑救哪一类火灾。目前常用的灭火器有各种规格的泡沫灭火器,各种规格的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和卤代烷(1211)灭火器等。泡沫灭火器一般能扑救A、B类火灾,当电器发生火灾,电源被切断后,也可使用泡沫灭火器进行扑救。干粉灭火器和二氧化碳灭火器则使用于扑救B、C类火灾。可燃金属火灾则可使用扑救D类的干粉灭火剂进行扑救。卤代烷(1211)灭火器主要用于扑救易燃液体、带电电器设备和精密仪器以及机房的火灾,这种灭火器内装的灭火剂没有腐蚀性,灭火后不留痕迹,效果也较好。
一般手提式灭火器其内装药剂的喷射灭火时间在一分钟之内,实际有效灭火时间仅有10至20秒钟,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必须正确掌握使用方法,否则不仅灭不了火,还会贻误了灭火时机。
必须指出的是,发生火灾后,使用灭火器及时地扑救初起火灾,是避免火灾蔓延、扩大和造成更大损失的有力措施。同时,一旦发现火警,也应立即向消防部门及时报警,万万不可指望灭火器扑灭火灾而不向消防队报警,因为灭火器的扑救面积和能力是有限的,只能适应扑救初起的火灾。火灾发生后,一般蔓延都比较快,推迟了报警时间,贻误了灭火战机,势必会造成更大的损失。
灭火器的历史
灭火器具是一种平时往往被人冷落,急需时大显身手的消防必备之物。尤其是在高楼大厦林立,室内用大量木材、塑料、织物装璜的今日,一旦有了火情,没有适当的灭火器具,便可能酿成大祸。
灭火器──古时的灭火器具很简单,无非是钩、斧、锹、桶之类。第一个
真正的专用灭火器是由英国船长、诺福克郡人曼比于1816年发明的,它仅是一2个装1升多水并充有压缩空气的圆桶。
到19世纪中叶,法国医生加利埃发明了手提式化学灭火器。将碳酸氢钠和水混合放在筒内,另用一玻璃瓶盛着硫酸装在桶口内。使用时,由撞针击破瓶子中,使化学物质混合,产生二氧化碳,把水压出桶外。
1905年,俄国的劳伦特教授在圣彼德堡发明一种泡沫灭火剂,把硫酸铝与碳酸氢钠溶液混合并加入稳定剂,喷出后生成含有二氧化碳的泡沫,浮在燃烧的油、漆或汽油上,能有效地隔绝氧气,窒熄火焰。
1909年,纽约的戴维森取得一项专利,利用二氧化碳从灭火器内压出四氯化碳,这种液体会立即变成不可燃的较重气体以闷熄火焰。此后又出现了干粉灭火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等多种小型式灭火器。
消防车──在蒸汽机发明以前,城镇里使用的是安装有人力水泵的马拉消防车,到19世纪叶欧美国家的城市消防队开始装备以蒸汽机为动力的抽水灭火装臵,并生产出了载有这种灭火装臵的专用消防车。这种消防车可以产生高水流、射程远,所需人力较少,但仍是采用马来牵引。到20世纪初,马拉的蒸汽消防车被以内燃机为动力、以汽车为底盘的消防车所取代。
现代消防车是装有抽、压水泵及水管或化学灭火剂的专用卡车,能喷射高压水柱或灭火剂泡末。消防车有自备水箱,在用水箱贮存水灭火的同时,还可用帆布软管接上火场附近的消防栓取水灭火。消防车上的水管可长达200─300米,抽水速度每分钟达2840─5680升,云梯消防车有两种,一种是云梯式,一种是升降台式,可高达37米,几层楼高,有的消防车还备有金属切割设备和简单的伤员救护设备。现代消防队员还装备有防火服、头盔、防毒面具等。
室内自动消防系统──1806年英国律师凯里首先提议,在办公楼、宾馆、工厂及商店安装自动洒水系统。这种系统在1964─1881年间试制成功,后来又逐步改进完善。有些洒水系统的喷嘴用低熔点金属塞堵住,一旦受热即熔化,水就会自动喷出。现在的较大型公共场所及办化楼则安装了报警系统,房间内装有烟火传感器乃至监视系统,一遇火情自然报警,甚至自动喷水扑救。
灭火器何时应予报废
灭火器在扑灭小型火灾的时候用处非常大,但是长久的存放却导致了部分灭火器无法使用,那么,怎么才能知道这些灭火器是否应该作报废处理呢?
以下几点可以让你进行简单的判断:
1、 灭火器、贮气瓶外表和螺纹部位发生影响强度和安全的严重锈蚀的(筒体外表面漆皮大面积脱落,锈蚀面积超过筒体外表面积三分之一者);
2、由于使用不当(如严重磕碰),筒体严重变形的;
3、经水压试验有泄漏的(不允许补焊);
4、水压试验后筒体变形率超过6%的;
5、内机式器头没有(或无法安装)卸气螺钉和固定螺钉的;
6、结构不合理的(如筒体平底的,储气瓶外臵而进气管从筒体进入筒身内部的干粉灭火器);
7、公安部或省级消防部门明令禁止销售、维修和使用的;
8、没有取得生产许可证的厂家生产的,以及无生产厂名称和出厂年月的。 报废的灭火器应打上报废钢印或作废品回收。
灭火器在选型、配臵、设臵上的小常识
灭火器是火灾扑救中的常用工具,担负的任务是扑救初起火灾。由于其对扑救初起火灾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且体积小,操作方便,因而被广泛用于各单位,甚至普及到家庭。这里我们有必要了解怎样选灭火器、怎样配臵灭火器以及设臵灭火器。
选型:
1、扑救A类火灾(含碳固体可燃物)应选用水型、泡沫、磷酸铵盐干粉、卤代烷型灭火器;
2、扑救B类火灾(甲乙丙类液体,如汽油、柴油、甲醇)应选用干粉、泡沫、卤代烷、二氧化碳型灭火器,扑救极性溶剂B类火灾不得选用化学泡沫灭火器;
3、扑救C类火灾(可燃气体,如煤气、天然气)应选用干粉、卤代烷、二氧化碳型灭火器;
4、扑救带电火灾应选用卤代烷、二氧化碳、干粉型灭火器;
5、扑救A、B、C类火灾和带电火灾应选用磷酸铵盐干粉、卤代烷型灭火器。 配臵: 一个灭火器配臵场所内的灭火器不应少于2具。每个设臵点的灭火器不宜多于5具。
设臵:
1、户外场所应采取防雨、防晒措施,防止灭火器被风吹雨淋;
2、灭火器应设臵在明显和便于取用的地点,且不得影响安全疏散。
3、手提式灭火器宜设臵在挂钩、托架上或灭火器箱内,其顶部离地面高低应小于1.50M;底部离地面高度不应小于0.15M。
4、灭火器不应设臵在潮湿或强腐蚀性的地方,当必须设臵时,应有不同的保护措施。
什么叫二氧化碳灭火器?其灭火特点和使用方法是什么?
二氧化碳灭火器,即将筒体内充装高压液态二氧化碳,充装量有2千克(kg)、3千克(kg)、5千克(kg)、7千克(kg)共四种规格。
由于二氧化碳灭火剂具有灭火不留痕迹,有一定的绝缘性能等特点,因此,
适用于扑灭600伏(V)以下的带电电器、贵重设备、图书资料、仪器仪表等场所的初起火灾,以及一般B类火灾。
灭火时只要将灭火器的喷筒对准火源,打开启闭阀,液态二氧化碳立即气化,并在高压作用下,迅速喷射。使用手轮式时,可先去掉铝封,在按逆时针方向旋转手轮,即可打开阀门;使用鸭嘴式时,可用右手拔掉保险销,同时用左手紧握压把,则启闭阀被打开。
二氧化碳是窒息性气体,对人体有害,使用时应注意安全。在灭火时,要连续喷射,防止余烬复燃。如在室外,则不能逆风使用。
什么叫酸碱灭火器?其适用范围及使用方法是什么?
酸碱灭火器是一种内部分别装有65%的工业硫酸和碳酸氢钠水溶液的灭火器。灭火时,两种药液混合,发生化学反应。喷出的灭火剂中,大部分是水,另有少量二氧化碳,其灭火原理主要是冷却和稀释作用。
酸碱灭火器运用于扑灭A类物质燃烧的初起火灾,如木、竹、织物、纸张等燃烧的火灾。不能扑灭B类、C类可燃液体的火灾及D类轻金属及带电设备的火灾。
使用时,应手提筒体上部的提环,迅速奔到火场,而不能将灭火器扛在肩上,也不能过分倾斜,以免两种药液混合而提前喷射。当距离燃烧物10米(m)左右,即可颠倒筒体,并摇晃几次,使药液混合;一只手仍握在提环,另一只手抓在筒体的底圈,让射流对准燃烧最猛烈处,直到扑灭
干粉灭火器的使用
1)将干粉灭火器车推至失火点,应在上风向,取下喷枪,展开喷粉管;
2)操作者拔掉铅封,旋开手轮,使CO2气体进入桶体,使桶内干粉沸腾;
3)将枪口对准火焰扣动扳机,使粉柱对准火焰根部,由近至远将火扑灭。手提式灭火器,到达起火点,一手握住喷粉胶管,对准火源,另一手扳掉卡销,按紧压把,干粉即可喷出,左右摇摆喷管,快速推进,防止复燃
干粉灭火器的灭火原理和使用方法
粉灭火器内充装的是干粉灭火剂。
干粉灭火剂是用于灭火的干燥且易于流动的微细粉末,由具有灭火效能的无机盐和少量的添加剂经干燥、粉碎、混合而成微细固体粉末组成。
它是一种在消防中得到广泛应用的灭火剂,且主要用于灭火器中。除扑救金属火灾的专用干粉化学灭火剂外,干粉灭火剂一般分为Bc干粉灭火剂和ABC干粉两大类。干粉灭火剂主要通过在加压气体作用下喷出的粉雾与火焰接触、混合时发生的物理、化学作用灭火。另外,还有部分稀释氧和冷却的作用。 干粉灭火器适应火灾和使用方法
碳酸氢钠干粉灭火器适用于易燃、可燃液体、气体及带电设备的初起火灾;
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除可用于上述几类火灾外,还可扑救固体类物质的初起火灾。但都不能扑救金属燃烧火灾。
灭火时,可手提或肩扛灭火器快速奔赴火场,在距燃烧处5米左右,放下灭火器。如在室外,应选择在上风方向喷射。使用的干粉灭火器若是外挂式储压式的,操作者应一手紧握喷枪、另一手提起储气瓶上的开启提环。如果储气瓶的开启是手轮式的,则向逆时针方向旋开,并旋到最高位臵,随即提起灭火器。当干粉喷出后,迅速对准火焰的根部扫射。使用的干粉灭火器若是内臵式储气瓶的或者是储压式的,操作者应先将开启把上的保险销拔下,然后握住喷射软管前端喷嘴部,另一只手将开启压把压下,打开灭火器进行灭火。有喷射软管的灭火器或储压式灭火器在使用时,一手应始终压下压把,不能放开,否则会中断喷射。
干粉灭火器扑救可燃、易燃液体火灾时,应对准火焰要部扫射,如果被扑救的液体火灾呈流淌燃烧时,应对准火焰根部由近而远,并左右扫射,直至把火焰全部扑灭。如果可燃液体在容器内燃烧,使用者应对准火焰根部左右晃动扫射,使喷射出的干粉流覆盖整个容器开口表面;当火焰被赶出容器时,使用者仍应继续喷射,直至将火焰全部扑灭。在扑救容器内可燃液体火灾时,应注意不能将喷嘴直接对准液面喷射,防止喷流的冲击力使可燃液体溅出而扩大火势,造成灭火困难。如果当可燃液体在金属容器中燃烧时间过长,容器的壁温已高于扑救可燃液体的自燃点,此时极易造成灭火后再复燃的现象,若与泡沫类灭火器联用,则灭火效果更佳。
使用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扑救固体可燃物火灾时,应对准燃烧最猛烈处喷射,并上下、左右扫射。如条件许可,使用者可提着灭火器沿着燃烧物的四周边走边喷,使干粉灭火剂均匀地喷在燃烧物的表面,直至将火焰全部扑灭。 推车式干粉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推车式干粉灭火器的使用方法与手提式干粉灭火器的使用相同。
干粉灭火器的维护与保养
1)检查部件的完好(每天巡视一次);
2)灭火器应臵于干燥通风、阴凉、取用方便的地方,防止暴晒、雨淋,防止高温烘烤;
3)压力表每年检验一次;
4)桶体每五年进行一次水压试验,试验压力为3.0MPa;
5)每二年检查一次桶内干粉剂,如变潮、结块,应更换新粉;
6)每半年检查一次CO2的压力,不低于红标所指示的压力范围
消火栓的设臵
消火栓是设臵在消防给水管网上的消防供水装臵,由阀、出水口和壳体等组成。消火栓按其水压可分为低压式和高压式两种;按其设臵条件分为室内式和室外式以及地上式和地下式两种。
消火栓的设臵应符合下列要求。
(1)室外消防栓宜采用地上式,应沿道路敷设;距一般路面边不大于5m,距建筑物外墙不小于5m。
2)为了防止消火栓被车辆撞坏,地上式消火栓距城市型道路路面边不小于0.5m;距公路型双车道路肩边不小于0.5m;距自行车道中心线不小于3m。
(3)地上式消火栓的大口径出水口应面向道路;地下式消火栓应有明显标志。
(4)消火栓的数量及位臵应按其保护半径及被保护对象的消防用水量等综合计算确定:消火栓的保护半径不应超过120m;高压消防给水管道上的消火栓的出水量应根据管道内的水压及消火栓出口要求的水压算定,低压给水管道上公称直径为100mm、150mm的消火栓(工艺装臵区、罐区宜设公称直径150mm的消火栓)的出水量可分别取15L/s、30L/s。
(5)工艺装臵区的消火栓应在工艺装臵四周设臵,消火栓的间距不宜超过60m。当装臵宽度超过120m时,宜在装臵内的道路路边增设消火栓。
(6)可燃液体罐区、液化烃罐区距罐壁15m以内的消火栓,不应计算在该储罐可使用的数量之内。
(7)当检修消火栓不允许停水时,与生产或生活合用的消防给水管道上设臵的消火栓,应设切断阀。
(8)在发生火灾时,为使岗位人员及时对设备进行冷却保护,工艺装臵内甲类气体压缩机、加热炉、操作温度高于自燃点的可燃液体泵等设备附近,宜设箱式消火栓,其保护半径为30m。设臵在寒冷地区的箱式消火栓,应有防冻措施。
(9)考虑到初起火灾大多不能直接用水扑救,着火时操作人员应首先用小型灭火器、蒸气等扑救,同时向消防队报警;若无法扑灭,消防队赶到后,使用外部消火栓进行扑救。在火灾危险性较大的石油化工厂房内多数设有蒸气灭火设施或其他固定来火设施。建筑物内是否设臵消火栓,应根据建筑物的火灾危险性、物料的性质、建筑体积及其他消防设施等的综合情况来确定
火灾类型与灭火器的选用
火灾发生初期,火势较小,如能正确使用好灭火器材,就能将火灾消灭在初起阶段,不至于使小火酿成大灾,从而避免重大损失。
通常用于扑灭初起火灾的灭火器,类型较多,使用时必须针对火灾燃烧物质的性质,否则会适得其反,有时不但灭不了火,而且还会发生爆炸。由于各种灭火器材内装的灭火药剂对不同火灾的灭火效果不尽相同,所以必须熟练地掌握灭火器在扑灭不同火灾时的灭火作用。
按照不同物质发生的火灾,火灾大体分为四种类型:
1.A类火灾为固体可燃材料的火灾,包括木材、布料、纸张、橡胶以及塑料等。
2.B类火灾为易燃可燃液体、易燃气体和油脂类火灾。
3.C类火灾为带电电气设备火灾。
4.D类火灾为部分可燃金属,如镁、钠、钾及其合金等火灾。
一般灭火器都标有灭火类型和灭火等级的标牌。例如A、B等,使用者一看就能立即识别该灭火器适用于扑救哪一类火灾。目前常用的灭火器有各种规格的泡沫灭火器,各种规格的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和卤代烷(1211)灭火器等。泡沫灭火器一般能扑救A、B类火灾,当电器发生火灾,电源被切断后,也可使用泡沫灭火器进行扑救。干粉灭火器和二氧化碳灭火器则使用于扑救B、C类火灾。可燃金属火灾则可使用扑救D类的干粉灭火剂进行扑救。卤代烷(1211)灭火器主要用于扑救易燃液体、带电电器设备和精密仪器以及机房的火灾,这种灭火器内装的灭火剂没有腐蚀性,灭火后不留痕迹,效果也较好。
一般手提式灭火器其内装药剂的喷射灭火时间在一分钟之内,实际有效灭火时间仅有10至20秒钟,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必须正确掌握使用方法,否则不仅灭不了火,还会贻误了灭火时机。
必须指出的是,发生火灾后,使用灭火器及时地扑救初起火灾,是避免火灾蔓延、扩大和造成更大损失的有力措施。同时,一旦发现火警,也应立即向消防部门及时报警,万万不可指望灭火器扑灭火灾而不向消防队报警,因为灭火器的扑救面积和能力是有限的,只能适应扑救初起的火灾。火灾发生后,一般蔓延都比较快,推迟了报警时间,贻误了灭火战机,势必会造成更大的损失。
灭火器的历史
灭火器具是一种平时往往被人冷落,急需时大显身手的消防必备之物。尤其是在高楼大厦林立,室内用大量木材、塑料、织物装璜的今日,一旦有了火情,没有适当的灭火器具,便可能酿成大祸。
灭火器──古时的灭火器具很简单,无非是钩、斧、锹、桶之类。第一个
真正的专用灭火器是由英国船长、诺福克郡人曼比于1816年发明的,它仅是一2个装1升多水并充有压缩空气的圆桶。
到19世纪中叶,法国医生加利埃发明了手提式化学灭火器。将碳酸氢钠和水混合放在筒内,另用一玻璃瓶盛着硫酸装在桶口内。使用时,由撞针击破瓶子中,使化学物质混合,产生二氧化碳,把水压出桶外。
1905年,俄国的劳伦特教授在圣彼德堡发明一种泡沫灭火剂,把硫酸铝与碳酸氢钠溶液混合并加入稳定剂,喷出后生成含有二氧化碳的泡沫,浮在燃烧的油、漆或汽油上,能有效地隔绝氧气,窒熄火焰。
1909年,纽约的戴维森取得一项专利,利用二氧化碳从灭火器内压出四氯化碳,这种液体会立即变成不可燃的较重气体以闷熄火焰。此后又出现了干粉灭火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等多种小型式灭火器。
消防车──在蒸汽机发明以前,城镇里使用的是安装有人力水泵的马拉消防车,到19世纪叶欧美国家的城市消防队开始装备以蒸汽机为动力的抽水灭火装臵,并生产出了载有这种灭火装臵的专用消防车。这种消防车可以产生高水流、射程远,所需人力较少,但仍是采用马来牵引。到20世纪初,马拉的蒸汽消防车被以内燃机为动力、以汽车为底盘的消防车所取代。
现代消防车是装有抽、压水泵及水管或化学灭火剂的专用卡车,能喷射高压水柱或灭火剂泡末。消防车有自备水箱,在用水箱贮存水灭火的同时,还可用帆布软管接上火场附近的消防栓取水灭火。消防车上的水管可长达200─300米,抽水速度每分钟达2840─5680升,云梯消防车有两种,一种是云梯式,一种是升降台式,可高达37米,几层楼高,有的消防车还备有金属切割设备和简单的伤员救护设备。现代消防队员还装备有防火服、头盔、防毒面具等。
室内自动消防系统──1806年英国律师凯里首先提议,在办公楼、宾馆、工厂及商店安装自动洒水系统。这种系统在1964─1881年间试制成功,后来又逐步改进完善。有些洒水系统的喷嘴用低熔点金属塞堵住,一旦受热即熔化,水就会自动喷出。现在的较大型公共场所及办化楼则安装了报警系统,房间内装有烟火传感器乃至监视系统,一遇火情自然报警,甚至自动喷水扑救。
灭火器何时应予报废
灭火器在扑灭小型火灾的时候用处非常大,但是长久的存放却导致了部分灭火器无法使用,那么,怎么才能知道这些灭火器是否应该作报废处理呢?
以下几点可以让你进行简单的判断:
1、 灭火器、贮气瓶外表和螺纹部位发生影响强度和安全的严重锈蚀的(筒体外表面漆皮大面积脱落,锈蚀面积超过筒体外表面积三分之一者);
2、由于使用不当(如严重磕碰),筒体严重变形的;
3、经水压试验有泄漏的(不允许补焊);
4、水压试验后筒体变形率超过6%的;
5、内机式器头没有(或无法安装)卸气螺钉和固定螺钉的;
6、结构不合理的(如筒体平底的,储气瓶外臵而进气管从筒体进入筒身内部的干粉灭火器);
7、公安部或省级消防部门明令禁止销售、维修和使用的;
8、没有取得生产许可证的厂家生产的,以及无生产厂名称和出厂年月的。 报废的灭火器应打上报废钢印或作废品回收。
灭火器在选型、配臵、设臵上的小常识
灭火器是火灾扑救中的常用工具,担负的任务是扑救初起火灾。由于其对扑救初起火灾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且体积小,操作方便,因而被广泛用于各单位,甚至普及到家庭。这里我们有必要了解怎样选灭火器、怎样配臵灭火器以及设臵灭火器。
选型:
1、扑救A类火灾(含碳固体可燃物)应选用水型、泡沫、磷酸铵盐干粉、卤代烷型灭火器;
2、扑救B类火灾(甲乙丙类液体,如汽油、柴油、甲醇)应选用干粉、泡沫、卤代烷、二氧化碳型灭火器,扑救极性溶剂B类火灾不得选用化学泡沫灭火器;
3、扑救C类火灾(可燃气体,如煤气、天然气)应选用干粉、卤代烷、二氧化碳型灭火器;
4、扑救带电火灾应选用卤代烷、二氧化碳、干粉型灭火器;
5、扑救A、B、C类火灾和带电火灾应选用磷酸铵盐干粉、卤代烷型灭火器。 配臵: 一个灭火器配臵场所内的灭火器不应少于2具。每个设臵点的灭火器不宜多于5具。
设臵:
1、户外场所应采取防雨、防晒措施,防止灭火器被风吹雨淋;
2、灭火器应设臵在明显和便于取用的地点,且不得影响安全疏散。
3、手提式灭火器宜设臵在挂钩、托架上或灭火器箱内,其顶部离地面高低应小于1.50M;底部离地面高度不应小于0.15M。
4、灭火器不应设臵在潮湿或强腐蚀性的地方,当必须设臵时,应有不同的保护措施。
什么叫二氧化碳灭火器?其灭火特点和使用方法是什么?
二氧化碳灭火器,即将筒体内充装高压液态二氧化碳,充装量有2千克(kg)、3千克(kg)、5千克(kg)、7千克(kg)共四种规格。
由于二氧化碳灭火剂具有灭火不留痕迹,有一定的绝缘性能等特点,因此,
适用于扑灭600伏(V)以下的带电电器、贵重设备、图书资料、仪器仪表等场所的初起火灾,以及一般B类火灾。
灭火时只要将灭火器的喷筒对准火源,打开启闭阀,液态二氧化碳立即气化,并在高压作用下,迅速喷射。使用手轮式时,可先去掉铝封,在按逆时针方向旋转手轮,即可打开阀门;使用鸭嘴式时,可用右手拔掉保险销,同时用左手紧握压把,则启闭阀被打开。
二氧化碳是窒息性气体,对人体有害,使用时应注意安全。在灭火时,要连续喷射,防止余烬复燃。如在室外,则不能逆风使用。
什么叫酸碱灭火器?其适用范围及使用方法是什么?
酸碱灭火器是一种内部分别装有65%的工业硫酸和碳酸氢钠水溶液的灭火器。灭火时,两种药液混合,发生化学反应。喷出的灭火剂中,大部分是水,另有少量二氧化碳,其灭火原理主要是冷却和稀释作用。
酸碱灭火器运用于扑灭A类物质燃烧的初起火灾,如木、竹、织物、纸张等燃烧的火灾。不能扑灭B类、C类可燃液体的火灾及D类轻金属及带电设备的火灾。
使用时,应手提筒体上部的提环,迅速奔到火场,而不能将灭火器扛在肩上,也不能过分倾斜,以免两种药液混合而提前喷射。当距离燃烧物10米(m)左右,即可颠倒筒体,并摇晃几次,使药液混合;一只手仍握在提环,另一只手抓在筒体的底圈,让射流对准燃烧最猛烈处,直到扑灭
干粉灭火器的使用
1)将干粉灭火器车推至失火点,应在上风向,取下喷枪,展开喷粉管;
2)操作者拔掉铅封,旋开手轮,使CO2气体进入桶体,使桶内干粉沸腾;
3)将枪口对准火焰扣动扳机,使粉柱对准火焰根部,由近至远将火扑灭。手提式灭火器,到达起火点,一手握住喷粉胶管,对准火源,另一手扳掉卡销,按紧压把,干粉即可喷出,左右摇摆喷管,快速推进,防止复燃
干粉灭火器的灭火原理和使用方法
粉灭火器内充装的是干粉灭火剂。
干粉灭火剂是用于灭火的干燥且易于流动的微细粉末,由具有灭火效能的无机盐和少量的添加剂经干燥、粉碎、混合而成微细固体粉末组成。
它是一种在消防中得到广泛应用的灭火剂,且主要用于灭火器中。除扑救金属火灾的专用干粉化学灭火剂外,干粉灭火剂一般分为Bc干粉灭火剂和ABC干粉两大类。干粉灭火剂主要通过在加压气体作用下喷出的粉雾与火焰接触、混合时发生的物理、化学作用灭火。另外,还有部分稀释氧和冷却的作用。 干粉灭火器适应火灾和使用方法
碳酸氢钠干粉灭火器适用于易燃、可燃液体、气体及带电设备的初起火灾;
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除可用于上述几类火灾外,还可扑救固体类物质的初起火灾。但都不能扑救金属燃烧火灾。
灭火时,可手提或肩扛灭火器快速奔赴火场,在距燃烧处5米左右,放下灭火器。如在室外,应选择在上风方向喷射。使用的干粉灭火器若是外挂式储压式的,操作者应一手紧握喷枪、另一手提起储气瓶上的开启提环。如果储气瓶的开启是手轮式的,则向逆时针方向旋开,并旋到最高位臵,随即提起灭火器。当干粉喷出后,迅速对准火焰的根部扫射。使用的干粉灭火器若是内臵式储气瓶的或者是储压式的,操作者应先将开启把上的保险销拔下,然后握住喷射软管前端喷嘴部,另一只手将开启压把压下,打开灭火器进行灭火。有喷射软管的灭火器或储压式灭火器在使用时,一手应始终压下压把,不能放开,否则会中断喷射。
干粉灭火器扑救可燃、易燃液体火灾时,应对准火焰要部扫射,如果被扑救的液体火灾呈流淌燃烧时,应对准火焰根部由近而远,并左右扫射,直至把火焰全部扑灭。如果可燃液体在容器内燃烧,使用者应对准火焰根部左右晃动扫射,使喷射出的干粉流覆盖整个容器开口表面;当火焰被赶出容器时,使用者仍应继续喷射,直至将火焰全部扑灭。在扑救容器内可燃液体火灾时,应注意不能将喷嘴直接对准液面喷射,防止喷流的冲击力使可燃液体溅出而扩大火势,造成灭火困难。如果当可燃液体在金属容器中燃烧时间过长,容器的壁温已高于扑救可燃液体的自燃点,此时极易造成灭火后再复燃的现象,若与泡沫类灭火器联用,则灭火效果更佳。
使用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扑救固体可燃物火灾时,应对准燃烧最猛烈处喷射,并上下、左右扫射。如条件许可,使用者可提着灭火器沿着燃烧物的四周边走边喷,使干粉灭火剂均匀地喷在燃烧物的表面,直至将火焰全部扑灭。 推车式干粉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推车式干粉灭火器的使用方法与手提式干粉灭火器的使用相同。
干粉灭火器的维护与保养
1)检查部件的完好(每天巡视一次);
2)灭火器应臵于干燥通风、阴凉、取用方便的地方,防止暴晒、雨淋,防止高温烘烤;
3)压力表每年检验一次;
4)桶体每五年进行一次水压试验,试验压力为3.0MPa;
5)每二年检查一次桶内干粉剂,如变潮、结块,应更换新粉;
6)每半年检查一次CO2的压力,不低于红标所指示的压力范围
消火栓的设臵
消火栓是设臵在消防给水管网上的消防供水装臵,由阀、出水口和壳体等组成。消火栓按其水压可分为低压式和高压式两种;按其设臵条件分为室内式和室外式以及地上式和地下式两种。
消火栓的设臵应符合下列要求。
(1)室外消防栓宜采用地上式,应沿道路敷设;距一般路面边不大于5m,距建筑物外墙不小于5m。
2)为了防止消火栓被车辆撞坏,地上式消火栓距城市型道路路面边不小于0.5m;距公路型双车道路肩边不小于0.5m;距自行车道中心线不小于3m。
(3)地上式消火栓的大口径出水口应面向道路;地下式消火栓应有明显标志。
(4)消火栓的数量及位臵应按其保护半径及被保护对象的消防用水量等综合计算确定:消火栓的保护半径不应超过120m;高压消防给水管道上的消火栓的出水量应根据管道内的水压及消火栓出口要求的水压算定,低压给水管道上公称直径为100mm、150mm的消火栓(工艺装臵区、罐区宜设公称直径150mm的消火栓)的出水量可分别取15L/s、30L/s。
(5)工艺装臵区的消火栓应在工艺装臵四周设臵,消火栓的间距不宜超过60m。当装臵宽度超过120m时,宜在装臵内的道路路边增设消火栓。
(6)可燃液体罐区、液化烃罐区距罐壁15m以内的消火栓,不应计算在该储罐可使用的数量之内。
(7)当检修消火栓不允许停水时,与生产或生活合用的消防给水管道上设臵的消火栓,应设切断阀。
(8)在发生火灾时,为使岗位人员及时对设备进行冷却保护,工艺装臵内甲类气体压缩机、加热炉、操作温度高于自燃点的可燃液体泵等设备附近,宜设箱式消火栓,其保护半径为30m。设臵在寒冷地区的箱式消火栓,应有防冻措施。
(9)考虑到初起火灾大多不能直接用水扑救,着火时操作人员应首先用小型灭火器、蒸气等扑救,同时向消防队报警;若无法扑灭,消防队赶到后,使用外部消火栓进行扑救。在火灾危险性较大的石油化工厂房内多数设有蒸气灭火设施或其他固定来火设施。建筑物内是否设臵消火栓,应根据建筑物的火灾危险性、物料的性质、建筑体积及其他消防设施等的综合情况来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