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慰失去父亲的话

当我们接到消息,说某个认识的人死去时,随着心思快速活动,我们会经历种种反应。那可能是震惊、愤怒、歉疚,或是一种深刻、拉心扯肺的伤痛。当这些复杂的感受从心中划过,我们会开始想到逝者的种种,为他们哀痛。想要做点事情——任何事情——来抚平这样的痛苦。但不幸的是,我们通常不知道该怎么办。

不要迟疑 尽快联络

最最重要的,是尽快和遭此打击的人联系上。对丧亲者人来说,第一时间的接触,是他们得到支持的最重要因素。收到丧亲之痛的人会从他人那里得到力量和支撑,就像植物依

靠阳光而得以生存、茁壮。我们必须伸出援手,丧亲者才能够从我们身上得到力量。

如果距离不成问题,就应到场,倘无不妥,就立刻去探视丧亲者。当然,有时候两地相隔,这是办不到的,若是如此,那就打通电话或写封信去慰问,不要迟疑。

人跟人在一起得到力量

每次有亲人过世,来安慰的人总会让我们惊讶。他们总是我意想不到的人。起初,我会对某些近-亲好友感到失望和不满,因为他们竟没有在我悲伤的时刻有所表示。后来我才知道,我的悲伤会让那些关系特殊的人手足无措,而真正来的人则比较适合帮忙。关系密切的朋友往往悲不自抑,内心犹豫,而未能到丧宅走动。他们帮不上什么忙,反倒是不由自主上门来吊唁的人,更能有力地为丧亲者打气。

因此,你必须听从内心的召唤,以确定是不是要去安慰人家。

英文字的“安慰”(comfort),是由两个拉丁字根“com”和“fortis ”组成的,意思是“人跟人在一起得到力量”。亲友过世时,丧亲者强烈地需要安慰,而最亲近的家人却往往无法当彼此的后盾,因为自己也悲不自胜。

有时候关系较为疏远的亲友——在这种场合不算核心要角的人——反而能付出援助、能量和气力,这常常是那些心力耗竭的至亲所拿不出来的。

例如,幼子罹难,为人父母的受到如此打击,要想彼此扶助,常常难乎其难,他们也许不但不相互扶持,反倒拖拽住对方,往下拉扯。一位社会助人者将这种情形比拟为两根弯曲的棍子,弯曲的部分就是它最痛苦的部分,支撑不了任何人。

一位儿子去世的父亲说道,当他度过了还算不错的一天,快要重见天日了,太太却往往还在窒息的边缘苦苦挣扎。狂暴的拉扯会把快要脱困的人拉下来,引起怨憎,依次又产生愤恨、歉疚和无数负面的情绪。

因此,我们先别以为对方家里人那么多,而自己是个无足轻重的人,对于丧亲者来说,外来的协助是极为宝贵的,温柔地伸出援手吧。

拥你入怀

再多的鲜花,再多的膳食和慰问卡,都无法取代你个人的同在。心中的温暖,一种特定的慰抚作用,只能在人与人的接触中产生。伸出手来温暖地触碰,被坚实的臂膀拥入怀中,一同落泪,都格外能够抚平悲伤。

我婆婆葬礼的那一天,一位侄儿带给我的肢体接触,让我明白这种身体带给心理的支撑的重要性。那是一个酷寒的十一月天,气温不到华氏十度(摄氏零下四十度)。定居在加州的丈夫和我,身上只有最单薄的衣物,我穿一件质料很轻的外套,我丈夫则是平常上班穿的西装。萧索的墓园里,冷风呼嚎着,大地冰封,我们下了车,脚下吱吱嘎嘎地响。

侄儿大卫为我们开车门,我们下车,他没有走开,反而把大衣拉开来,张开手臂将我们拉向他的身体。大卫块头很大,很轻易地把我们拥入怀中,用大衣阻挡寒风。我们并立着,一直到葬礼结束。

每次讲起这件事,我没有不为之哽咽、热泪盈眶的。最重要的并不是大卫的体温给了我们温暖,而是他那双臂膀带来的庇护,还有那份细心体贴感动了我们夫妻俩,让我们的哀痛好过了点。

当最需要的时候,不同辈分的人相互伸出援手,我很感激那些时刻和记忆。

化解这世上的不幸

卡尔•孟宁格(Carl Menninger )曾说,我们的生命的主要目的,就是在化解世界上的不幸。我们每一天的生活都会提供这么做的机会。有时很花力气,有时却轻而易举,有时是在葬礼时用大衣拥着自己的亲属!但是很多人却因怠惰、害怕或自私而裹足不前。

帮助一位遭受丧亲之痛的人,就是在化解这个世界上的不幸。那可能会耽误你的计划,打乱了你的行程的安排,但是帮助别人是件很有价值的事,这便是给你的犒赏。

罗伯•温宁嘉在《希望的礼物》(A Gift of Hope )一书中,谈到了如何从打击和心碎中熬过来。他采访一百多人,想明瞭他们何以能禁得起生命中重大的悲剧事件。结果有个重要的发现:那些人总是记得某个扶助他们、并且带来希望的人。

露薏丝•卡柔(Louise Carroll)于《安慰》一文中也写道关于哀伤的人,“虽然看不出他眼中含着眼泪,但是身体上的触碰和爱的关怀一定让他的内心为之温暖。往后,他也许记不得当时人家说了什么,但他将会记住那份温暖和亲近。那将会有一层爱的油膏覆盖在他的悲伤之上,帮助他度过艰难的时光。”

爱的油膏要怎样才能创造出来呢?只要真心关怀,有助人的意愿、倾听的双耳、诚挚的祈祷,和尽可能到场与他们同在。

初接触到丧亲者,要对他们开口说些什么是很难的,很多人会回避他们,因为想不出该讲什么话才适当。似乎没有任何话语和措辞是对劲的。但是用不着那样,你只要讲出心里的感受就可以了。圣艾修培里曾经写道:“唯有带着真心看待事物才能看得正确,光凭肉眼是看不到要点的。”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大部分的人都太会隐藏自己真正的感情。当我们询问一位痛失所爱的人最近好不好?得到的答案往往是:“还可以。”我们要越过这些刻板的答案,探出真情。

当我们接到消息,说某个认识的人死去时,随着心思快速活动,我们会经历种种反应。那可能是震惊、愤怒、歉疚,或是一种深刻、拉心扯肺的伤痛。当这些复杂的感受从心中划过,我们会开始想到逝者的种种,为他们哀痛。想要做点事情——任何事情——来抚平这样的痛苦。但不幸的是,我们通常不知道该怎么办。

不要迟疑 尽快联络

最最重要的,是尽快和遭此打击的人联系上。对丧亲者人来说,第一时间的接触,是他们得到支持的最重要因素。收到丧亲之痛的人会从他人那里得到力量和支撑,就像植物依

靠阳光而得以生存、茁壮。我们必须伸出援手,丧亲者才能够从我们身上得到力量。

如果距离不成问题,就应到场,倘无不妥,就立刻去探视丧亲者。当然,有时候两地相隔,这是办不到的,若是如此,那就打通电话或写封信去慰问,不要迟疑。

人跟人在一起得到力量

每次有亲人过世,来安慰的人总会让我们惊讶。他们总是我意想不到的人。起初,我会对某些近-亲好友感到失望和不满,因为他们竟没有在我悲伤的时刻有所表示。后来我才知道,我的悲伤会让那些关系特殊的人手足无措,而真正来的人则比较适合帮忙。关系密切的朋友往往悲不自抑,内心犹豫,而未能到丧宅走动。他们帮不上什么忙,反倒是不由自主上门来吊唁的人,更能有力地为丧亲者打气。

因此,你必须听从内心的召唤,以确定是不是要去安慰人家。

英文字的“安慰”(comfort),是由两个拉丁字根“com”和“fortis ”组成的,意思是“人跟人在一起得到力量”。亲友过世时,丧亲者强烈地需要安慰,而最亲近的家人却往往无法当彼此的后盾,因为自己也悲不自胜。

有时候关系较为疏远的亲友——在这种场合不算核心要角的人——反而能付出援助、能量和气力,这常常是那些心力耗竭的至亲所拿不出来的。

例如,幼子罹难,为人父母的受到如此打击,要想彼此扶助,常常难乎其难,他们也许不但不相互扶持,反倒拖拽住对方,往下拉扯。一位社会助人者将这种情形比拟为两根弯曲的棍子,弯曲的部分就是它最痛苦的部分,支撑不了任何人。

一位儿子去世的父亲说道,当他度过了还算不错的一天,快要重见天日了,太太却往往还在窒息的边缘苦苦挣扎。狂暴的拉扯会把快要脱困的人拉下来,引起怨憎,依次又产生愤恨、歉疚和无数负面的情绪。

因此,我们先别以为对方家里人那么多,而自己是个无足轻重的人,对于丧亲者来说,外来的协助是极为宝贵的,温柔地伸出援手吧。

拥你入怀

再多的鲜花,再多的膳食和慰问卡,都无法取代你个人的同在。心中的温暖,一种特定的慰抚作用,只能在人与人的接触中产生。伸出手来温暖地触碰,被坚实的臂膀拥入怀中,一同落泪,都格外能够抚平悲伤。

我婆婆葬礼的那一天,一位侄儿带给我的肢体接触,让我明白这种身体带给心理的支撑的重要性。那是一个酷寒的十一月天,气温不到华氏十度(摄氏零下四十度)。定居在加州的丈夫和我,身上只有最单薄的衣物,我穿一件质料很轻的外套,我丈夫则是平常上班穿的西装。萧索的墓园里,冷风呼嚎着,大地冰封,我们下了车,脚下吱吱嘎嘎地响。

侄儿大卫为我们开车门,我们下车,他没有走开,反而把大衣拉开来,张开手臂将我们拉向他的身体。大卫块头很大,很轻易地把我们拥入怀中,用大衣阻挡寒风。我们并立着,一直到葬礼结束。

每次讲起这件事,我没有不为之哽咽、热泪盈眶的。最重要的并不是大卫的体温给了我们温暖,而是他那双臂膀带来的庇护,还有那份细心体贴感动了我们夫妻俩,让我们的哀痛好过了点。

当最需要的时候,不同辈分的人相互伸出援手,我很感激那些时刻和记忆。

化解这世上的不幸

卡尔•孟宁格(Carl Menninger )曾说,我们的生命的主要目的,就是在化解世界上的不幸。我们每一天的生活都会提供这么做的机会。有时很花力气,有时却轻而易举,有时是在葬礼时用大衣拥着自己的亲属!但是很多人却因怠惰、害怕或自私而裹足不前。

帮助一位遭受丧亲之痛的人,就是在化解这个世界上的不幸。那可能会耽误你的计划,打乱了你的行程的安排,但是帮助别人是件很有价值的事,这便是给你的犒赏。

罗伯•温宁嘉在《希望的礼物》(A Gift of Hope )一书中,谈到了如何从打击和心碎中熬过来。他采访一百多人,想明瞭他们何以能禁得起生命中重大的悲剧事件。结果有个重要的发现:那些人总是记得某个扶助他们、并且带来希望的人。

露薏丝•卡柔(Louise Carroll)于《安慰》一文中也写道关于哀伤的人,“虽然看不出他眼中含着眼泪,但是身体上的触碰和爱的关怀一定让他的内心为之温暖。往后,他也许记不得当时人家说了什么,但他将会记住那份温暖和亲近。那将会有一层爱的油膏覆盖在他的悲伤之上,帮助他度过艰难的时光。”

爱的油膏要怎样才能创造出来呢?只要真心关怀,有助人的意愿、倾听的双耳、诚挚的祈祷,和尽可能到场与他们同在。

初接触到丧亲者,要对他们开口说些什么是很难的,很多人会回避他们,因为想不出该讲什么话才适当。似乎没有任何话语和措辞是对劲的。但是用不着那样,你只要讲出心里的感受就可以了。圣艾修培里曾经写道:“唯有带着真心看待事物才能看得正确,光凭肉眼是看不到要点的。”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大部分的人都太会隐藏自己真正的感情。当我们询问一位痛失所爱的人最近好不好?得到的答案往往是:“还可以。”我们要越过这些刻板的答案,探出真情。


相关内容

  • 肝癌晚期病人心态不好要怎么安慰?
  • 肝癌病人一般感觉自己身体情况差了,或得知病情后.心情和心态方面都会受到一定影响.有的心态比较差的病人甚至会接受了不这个事实,导致精神崩溃.那么肝癌晚期病人家属要如果安抚呢? 1.怀疑心理:病人一旦得知自己得了癌症,坐立不安,多方求证,心情紧张,猜疑不定.因此,医务人员应言行谨慎,要探明病人的询问的目 ...

  • 在母亲告别仪式上的致辞
  • 各位来宾,各位亲朋好友: 首先,我们姐弟感谢大家来参加我母亲的追悼会,大家的到来,是对沉浸在失去母亲悲痛中的我们最好的安慰,也是对我们母亲在天之灵最好的慰藉.母亲的一生是孤苦的一生,她老人家这一辈子可能还没有这么多人为她而来,今天,大家济济一堂和我们姐弟来悼念她,来追思她老人家,她的在天之灵也会感谢 ...

  • 四年级下册[中彩那天]教学设计
  • 中彩那天教学设计(第二稿)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准确认读"拮.寐"等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结合具体语境准确理解"拮据.梦寐以求"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学习作者通过人物神态.动作表现人物内心的表达方法.品读父亲 ...

  • 劝别人节哀的话
  • 如果有人失去挚爱,你该如何安慰?说些什么可以充分表达自己的慰藉之意?只是说一句“我很遗憾”似乎并不够。 几周前,我表兄亚瑟在睡梦中突然离世,我深刻体会到了安慰别人很不容易。虽然我自己也很伤心,但还是想劝表兄的父母、妻子和妹妹节哀顺变。然而,什么样的言语和行动能帮助他们度过这段艰难时期,不只是在葬礼前 ...

  • 纪念我的父亲
  • 二零零八年元月二十三日,正是我的父亲因病逝世三周年的纪念日,我独自到父亲坟前扫墓祭奠,告慰父亲的在天之灵.返回的路上遇见表弟,表弟问我道,表哥有没有为小舅(我的父亲)写点文章?我回答还没有.他郑重其事的对我说,表哥还是写点文章吧,小舅生平的思想是应该让后人知道的. 父亲生前是一名教师,他的人格是我熟 ...

  • [傅雷家书两则]课堂教学实录(优秀)
  • <傅雷家书两则>课堂教学实录 一.歌曲导入,调动情感 师:上课前,我们先来听一首歌曲. (播放李春波的<一封家书>) 师:这首歌,大家很熟悉,它是── 生:(自然顺接)李春波的<一封家书>. 师:没错.刚才大家听得都挺投入的,现在能否谈谈,从歌中,你们都听出了些什 ...

  • 过度关怀比棍棒教育危害更大
  • 过度关怀比棍棒教育危害更大 现在很多家庭为了孩子学习,家务活从不让孩子参与,即使参与也否定孩子,赶走孩子,甚至说,只要学习好就行了.这样的话,更是无形中戕害孩子的成长,剥夺孩子的成人教育,变成了唯学之上,甚至唯学分之上,这种全然不顾孩子的生活教育和成人教育就是过度关怀.有的家长更甚之,孩子越上高中, ...

  • 安慰失去亲人的话
  • 节哀吧,走的人不希望你不快乐 你的亲人去世了,不要太伤心难过,在天国,他不会喜欢你这样消沉的,打起精神,努力吧,为了你的亲人。 你的亲人只是到了你看不到的地方,但是他们能看到你,他们不希望因为他们而让你过得不好,要让他们知道你是非坚强的人,不会让他们失望的 亲人会在天上注视着你。陪伴着你。亲人一直都 ...

  • [优秀作文]感激我的父母
  • 感恩是一种感激,可以有很多种表达方式,我最应该感恩的人是我的父母,父母给了我宝贵的生命,给了我最新的希望,给了我温暖的家.我非常感激上帝给了我这么好的父母,比世上一切财富都更重要. 我从小到大,父母都无徽不至地关怀我,养我成长.母亲怀胎了我正是个月才生下我,那时候我很小时候,都是喝母亲的奶,母亲多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