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伤害鉴定时间

单就法医鉴定而言,如果是做伤残鉴定,我们要求伤者在伤后三个月鉴定,医学上的功能恢复期普遍认为以三个月为佳;如果是做伤害鉴定,有可能构成重伤的,也需要在伤后三个再做鉴定,因为重伤一般都是以功能障碍来定的;如果没可能构成重伤,那么建议在伤情稳定之后,完全恢复之前鉴定,尤其是轻微伤的鉴定,强烈建议在伤后立即鉴定,由于这种损伤恢复时间短,恢复效果好,过晚鉴定对伤者非常不利。当然,伤残鉴定和重伤鉴定也可以尽快去鉴定,即使不可能立即出具鉴定结论,至少可以让法医尽早取证备案!如果伤后时间太长,当然也可以鉴定,但这样的鉴定一来恢复情况好,对伤者期望的鉴定结果不利;再者用以诉讼的话,很难对伤害过程进行取证。

如何申请进行鉴定:

一、及时报案。出现了人身伤害后,如病情允许,在不影响伤者生命或日后康复的情况下,可根据案件管辖范围到公、检、法等相应的部门报案。这样可使受案部门对伤情有一个粗浅的印象,同时也确定了日后进行法医鉴定时的委托单位。

二、及时到医院诊治。发生了人身伤害后,在报案后或病情较急时,应及时就近到医院诊断伤情,采取必要的治疗抢救措施。伤者对医生诊治过程中书写的病历、辅助检查如X光、CT的报告结果等应妥善保存。

三、保全固定损伤情况。可采取CT、B超、X光等方式对损伤情况加以保全和固定。有条件的也可采取照相、录像等方式进行保全和固定伤情。

四、及时进行法医鉴定。比较稳妥的办法是及早与法医鉴定机关或部门取得联系,以商定具体的鉴定事宜。目前进行法医鉴定的机关或部门有:公、检、法三机关及受其委托的法医门诊、司法医院等。

如果鉴定为轻伤的话公安局可以立案了,如果不立案你可以自诉

例外你还可以提起侵权之诉

你的情况估计公安局不太想立案。

法医鉴定,作轻重伤的鉴定,是以受伤当时的伤害情况作为依据的,不是以最终康复后的状况作为依据的。

轻重伤的鉴定应该当时就作。作的越早越能真实地反映客观上的伤害结果。如果确实由于其他原因当时没有作,也可以以入院当时的病理记录为检材作出鉴定。

我国刑法对故意伤害罪进行了概述,指故意非法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认定犯罪嫌疑人是否构成犯罪,主要是看犯罪嫌疑人加害受害人的程度,伤害程度是根据《人体重伤(轻伤)鉴定标准(试行)》来确认的。

一、《人体重伤(轻伤)鉴定标准(试行)》何时进行鉴定更为科学合理、公平公正

《人体重伤(轻伤)鉴定标准(试行)》第三条规定:“鉴定损伤程度,应该以外界因素对人体直接造成的原发性损害及后果为依据,包括损伤当时的伤情,损伤后引起的并发症和后遗症等全面分析,综合评定。”在实际办案中,何时对受害人进行伤情鉴定存在异议。第一种意见认为,根据该条规定,鉴定时间应是在受害人伤愈出院后进行鉴定,这样可以将损伤后引起的并发症和后遗症以及治疗后果全面分析,综合评定。在实际工作中大多数单位和受害人也都是如此操作的。受害人请求作一个伤情鉴定,要求伤愈出院后才能进行,也就是说最短时间要一至三个月,长可达半年至一年。第二种意见认为:人体伤情鉴定应该以外界因素对人体直接造成的原发性损害程度为依据。对于损伤后引起的并发症和后遗症因其他多种原因均能产生。因此,鉴定时应根据受害人当时受伤程度来确定,鉴定时间应越快越好。笔者同意第二种意见,其理由有以下几点:1、受害人治愈后才鉴定不利于办案机关的调查取证。因为故意伤害罪分为重伤和轻伤,刑法规定的法定刑不同,对于构成重伤或轻伤犯罪的承办单位亦不同,构成重伤的由公安机关立案侦查,检察机关公诉,由人民法院判决。而轻伤一般走自诉程序由人民法院直接受理、审判。在办理这类案件过程中,不管是重伤或轻伤,受害人均向法院提起了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但故意伤害案件发案后,当事人大都是向公安机关告案,公安机关均以治安案件立案,进行简单的常规性调查取证,直到确定为构成犯罪后(鉴定为轻伤或重伤)由公安机关或法院再进行调查补证。此时时已过迁,一些原始证据已灭失,证人难以寻找,无法收集证据,给公安机关和人民法院的工作带来不便,增加了不必要的人力、财力支出。同时也给当事人作伪证,假证提供了充足的时间,导致在案件审理过程中事实难以查清,责任难以查明,最后难以下判,及不利于问题的解决和矛盾化解。2、不利于对受害人的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的保护。在故意伤害案件中,受害人的人身健康受到了侵害,不及时救治,将给受害人造成更大的伤害,这就需要大量的医疗费用,在事实不清、责任不明的情况下,受害人往往只能自己垫支医疗费用。若受害人受伤后不及时进行伤情鉴定,确定犯罪嫌疑人,那么凶手就有可能对支付医疗费持消极态度。即使最终法院判决罪犯赔偿给受害人经济损失,罪犯有可能在受害人进行鉴定伤情期间,转移或隐匿财产甚至潜逃,导致法院判决难以执行,使受害人在身体上和经济上遭受更大损失。3、不利于打击犯罪,保护人民,维护社会稳定。故意伤害案件,是当事人故意非法侵害他人身体的行为,不但侵害了他人身体健康,同时也违害了社会公共安全秩序,给社会和人民带来了不安定因素。这类案件发生后,当事人和公安机关大都是以治安案件立案,只有在确定凶手为犯罪嫌疑人后,才将治安案件转为刑事案件,犯罪嫌疑人是否构成犯罪,又是以人体轻、重伤鉴定结果为依据。在受害人没有进行伤情鉴定期间,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采取的拘留措施,最长时间也只有一个月,那么要等受害人伤情鉴定结果出来是要很长时间的,这期间政法部门无法妥善处理双方当事人的矛盾纠纷问题,即有可能会导致双方矛盾加剧,严重违害社会治安秩序。

单就法医鉴定而言,如果是做伤残鉴定,我们要求伤者在伤后三个月鉴定,医学上的功能恢复期普遍认为以三个月为佳;如果是做伤害鉴定,有可能构成重伤的,也需要在伤后三个再做鉴定,因为重伤一般都是以功能障碍来定的;如果没可能构成重伤,那么建议在伤情稳定之后,完全恢复之前鉴定,尤其是轻微伤的鉴定,强烈建议在伤后立即鉴定,由于这种损伤恢复时间短,恢复效果好,过晚鉴定对伤者非常不利。当然,伤残鉴定和重伤鉴定也可以尽快去鉴定,即使不可能立即出具鉴定结论,至少可以让法医尽早取证备案!如果伤后时间太长,当然也可以鉴定,但这样的鉴定一来恢复情况好,对伤者期望的鉴定结果不利;再者用以诉讼的话,很难对伤害过程进行取证。

如何申请进行鉴定:

一、及时报案。出现了人身伤害后,如病情允许,在不影响伤者生命或日后康复的情况下,可根据案件管辖范围到公、检、法等相应的部门报案。这样可使受案部门对伤情有一个粗浅的印象,同时也确定了日后进行法医鉴定时的委托单位。

二、及时到医院诊治。发生了人身伤害后,在报案后或病情较急时,应及时就近到医院诊断伤情,采取必要的治疗抢救措施。伤者对医生诊治过程中书写的病历、辅助检查如X光、CT的报告结果等应妥善保存。

三、保全固定损伤情况。可采取CT、B超、X光等方式对损伤情况加以保全和固定。有条件的也可采取照相、录像等方式进行保全和固定伤情。

四、及时进行法医鉴定。比较稳妥的办法是及早与法医鉴定机关或部门取得联系,以商定具体的鉴定事宜。目前进行法医鉴定的机关或部门有:公、检、法三机关及受其委托的法医门诊、司法医院等。

如果鉴定为轻伤的话公安局可以立案了,如果不立案你可以自诉

例外你还可以提起侵权之诉

你的情况估计公安局不太想立案。

法医鉴定,作轻重伤的鉴定,是以受伤当时的伤害情况作为依据的,不是以最终康复后的状况作为依据的。

轻重伤的鉴定应该当时就作。作的越早越能真实地反映客观上的伤害结果。如果确实由于其他原因当时没有作,也可以以入院当时的病理记录为检材作出鉴定。

我国刑法对故意伤害罪进行了概述,指故意非法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认定犯罪嫌疑人是否构成犯罪,主要是看犯罪嫌疑人加害受害人的程度,伤害程度是根据《人体重伤(轻伤)鉴定标准(试行)》来确认的。

一、《人体重伤(轻伤)鉴定标准(试行)》何时进行鉴定更为科学合理、公平公正

《人体重伤(轻伤)鉴定标准(试行)》第三条规定:“鉴定损伤程度,应该以外界因素对人体直接造成的原发性损害及后果为依据,包括损伤当时的伤情,损伤后引起的并发症和后遗症等全面分析,综合评定。”在实际办案中,何时对受害人进行伤情鉴定存在异议。第一种意见认为,根据该条规定,鉴定时间应是在受害人伤愈出院后进行鉴定,这样可以将损伤后引起的并发症和后遗症以及治疗后果全面分析,综合评定。在实际工作中大多数单位和受害人也都是如此操作的。受害人请求作一个伤情鉴定,要求伤愈出院后才能进行,也就是说最短时间要一至三个月,长可达半年至一年。第二种意见认为:人体伤情鉴定应该以外界因素对人体直接造成的原发性损害程度为依据。对于损伤后引起的并发症和后遗症因其他多种原因均能产生。因此,鉴定时应根据受害人当时受伤程度来确定,鉴定时间应越快越好。笔者同意第二种意见,其理由有以下几点:1、受害人治愈后才鉴定不利于办案机关的调查取证。因为故意伤害罪分为重伤和轻伤,刑法规定的法定刑不同,对于构成重伤或轻伤犯罪的承办单位亦不同,构成重伤的由公安机关立案侦查,检察机关公诉,由人民法院判决。而轻伤一般走自诉程序由人民法院直接受理、审判。在办理这类案件过程中,不管是重伤或轻伤,受害人均向法院提起了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但故意伤害案件发案后,当事人大都是向公安机关告案,公安机关均以治安案件立案,进行简单的常规性调查取证,直到确定为构成犯罪后(鉴定为轻伤或重伤)由公安机关或法院再进行调查补证。此时时已过迁,一些原始证据已灭失,证人难以寻找,无法收集证据,给公安机关和人民法院的工作带来不便,增加了不必要的人力、财力支出。同时也给当事人作伪证,假证提供了充足的时间,导致在案件审理过程中事实难以查清,责任难以查明,最后难以下判,及不利于问题的解决和矛盾化解。2、不利于对受害人的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的保护。在故意伤害案件中,受害人的人身健康受到了侵害,不及时救治,将给受害人造成更大的伤害,这就需要大量的医疗费用,在事实不清、责任不明的情况下,受害人往往只能自己垫支医疗费用。若受害人受伤后不及时进行伤情鉴定,确定犯罪嫌疑人,那么凶手就有可能对支付医疗费持消极态度。即使最终法院判决罪犯赔偿给受害人经济损失,罪犯有可能在受害人进行鉴定伤情期间,转移或隐匿财产甚至潜逃,导致法院判决难以执行,使受害人在身体上和经济上遭受更大损失。3、不利于打击犯罪,保护人民,维护社会稳定。故意伤害案件,是当事人故意非法侵害他人身体的行为,不但侵害了他人身体健康,同时也违害了社会公共安全秩序,给社会和人民带来了不安定因素。这类案件发生后,当事人和公安机关大都是以治安案件立案,只有在确定凶手为犯罪嫌疑人后,才将治安案件转为刑事案件,犯罪嫌疑人是否构成犯罪,又是以人体轻、重伤鉴定结果为依据。在受害人没有进行伤情鉴定期间,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采取的拘留措施,最长时间也只有一个月,那么要等受害人伤情鉴定结果出来是要很长时间的,这期间政法部门无法妥善处理双方当事人的矛盾纠纷问题,即有可能会导致双方矛盾加剧,严重违害社会治安秩序。


相关内容

  • 浙江人身伤害和精神病医学鉴定暂行规定
  • 浙江人身伤害和精神病医学鉴定暂行规定 浙高法[2000]94号 各市.(地) .县(市.区)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局(处) .卫生局(处) : 现将<浙江省人身伤害和精神病医学鉴定暂行规定>印发给你们,希遵照执行. 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浙江省人民检察院.浙江省公安厅.浙江省卫生厅 ...

  • 精神病的医学鉴定
  • 浙江人身伤害和精神病医学鉴定暂行规定 第一条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有关规定,为保护公民合法权益,规范医学鉴定工作,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所称的医学鉴定,是指依照《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条规定,对人身伤害医学鉴定有争议需要重新进行医学鉴定和精神病的医学鉴定。 第三条 人身伤害的医学鉴 ...

  • 人身伤害司法鉴定
  • 普通公民不能申请司法鉴定,必须有法院或者公安局委托才能进行鉴定,可以向法院起诉民事赔偿,申请伤残鉴定,但你的医疗费没有正规单据,法院不会支持,但是你有骨折可能鉴定伤残,可以要求伤残赔偿金的精神抚慰金。 《人身伤害司法鉴定争议案例评析》所收集的案件涉及法医病理学、法医人类学、临床法医学等各分支学科领域 ...

  • 伤情鉴定的时间
  • 1、申请后一般一个月就必须鉴定; 2、你伤情稳定后可就以做鉴定,越早做对你越有利。 补充回答:拖延伤残鉴定对你并没有好处,你无非就是能多得点误工费,但是赔偿是建立在伤残等级上的,你鉴定出来的等级高一个级别,你就少10%的赔偿金。 你说的是,重新进行伤害程度鉴定问题。 1 .重新鉴定,是按现在的伤情( ...

  • 假轻伤害案件多发引发的思考
  • 假轻伤害案件多发引发的思考 近年来,随着我县城市化进程加快,人财物流动加大,作 为县城政治.经济中心所在地的伊山镇因各类矛盾纠纷引发的轻伤害案件每年巨增,尤其是近年来自残.伪造假伤情案件日益突出,甚至在伊山地区形成了以做假轻伤的"黄牛"."造假能手"为一整套的 ...

  • 工商案例及法律法规
  • 2003年4月27日,国务院颁布了<工伤保险条例>,确定了我国工伤事故保险责任处理的基本原则和具体方法.这是自1951年发布.1953年修正<劳动保险条例>以来第一次作出的具体规范工伤事故处理的行政法规.在此之前,1991年2月22日曾经公布<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 ...

  • 办案札记:人身伤害案件中如何对伤情鉴定意见申请重新鉴定
  • 作者:何西文,山东舜翔(枣庄)律师事务所. 案情介绍 近期,笔者受理了一起故意伤害自诉案件,案情比较单一,两人系邻居,因琐事打架,自诉人被鉴定为轻伤,案件处于一审阶段,担任嫌疑人(未羁押)的辩护人.嫌疑人来所咨询时,向律师表达了对于自诉人构成轻伤的怀疑,自诉人第一次在医院检查时,身体无任何骨折,此时 ...

  • 中国工伤损害赔偿网 - 法务研究 - 工伤事故的责任认定和法律适用
  • 工伤事故的责任认定和法律适用 文章作者:杨立新 来源:中国工伤损害赔偿网 浏览次数:8135 阅读权限:游客身份 添加时间:2008-6-30 9:19:28 提交:admin 关键词:工伤 政策 2003年4月27日,国务院颁布了<工伤保险条例>,确定了我国工伤事故保险责任处理的基本原 ...

  • 交通事故伤残鉴定时间的规定有哪些
  • 交通事故伤残鉴定时间的规定有哪些 天灾.人祸等都是可能会导致交通事故,一旦发生了交通事故后要将伤者第一时间送到医院里面,同时还要对伤者进行治疗,对它进行事故伤残鉴定等.那么,交通事故伤残鉴定时间的规定有哪些?律伴网小编为你仔细讲解. 交通事故伤残鉴定时间的规定有哪些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 ...